互联网慈善运行模式及监督机制研究(2)
时间:2016-06-03 14:5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郑伟 点击次数:
其次,社会公众应当在慈善项目运作当中对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结果评估进行严格的监督,每一个参与慈善行为的用户均可在项目评估方面进行评价,如果某一慈善组织或某一公益项目在社会公众评估这一方面受到质疑,就要启动社会问责机制,由管理委员会对慈善机构的财务信息或项目有关资料进行公开审计,最终将结果向社会公示。如果存在问题,那么涉及到的项目就要被强行停止,资金与物品要强制追回;如果某一慈善组织多次受到项目终止的处理,将由相关的政府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取消其网络认证资格。
再次,慈善行为的受益人在得到慈善帮助之后,有义务及时通过网络等渠道反馈自己获得资金与物品的数量,以便于监督与评估。从“郭美美事件”到“嫣然基金丑闻”,网络力量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证明了其在外部监督中的不可替代性。互联网技术丰富了慈善参与的内涵,广大公众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是在这个全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时代,广大民众不能仅仅无力的站在幕后,普通大众需要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从善款的募集到公益活动的具体流程,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慈善。重视媒体舆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慈善组织监管手段的多样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公众参与,达到监督的高效性与及时性。
最后,每一季度,在政府的授权下,以第三方的评估机构为主导,结合社会公众之中法律、会计等专业人士,对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下的所有机构与项目进行评估,对涉及到慈善组织运行中的财务、人力资源等相关信息进行审计,形成的评估报告在经过政府和社会听证之后向全社会进行公示,确保慈善组织得到有效的监督,促进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立与提升。
三、互联网慈善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缺乏
互联网慈善事业发展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慈善模式对慈善信息处理与收集、慈善物流平台建设都缺乏足够的重视。慈善讯息传递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没有保证,还经常出现慈善假新闻。而且慈善捐赠的物资因为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平台,既不能准确及时的反馈出物资配送情况,也不能保证物资运送效率。同时,传统的慈善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以志愿者为主,缺乏高端的精通互联网的慈善从业人员。
(二)慈善监管不完善
慈善监管不完善,体现在政策法律层面的就是缺乏专门的慈善立法,对慈善公益的实践过程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为慈善黑手留下了可乘之机。在慈善募捐过程中,对善款物资缺乏明确的监管,资金如何使用,物资发往何处,都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
(三)慈善文化观念落后
我国慈善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慈善文化观念相对落后。传统慈善观念认为,慈善是少数人的事情,慈善就是施舍,认为慈善事业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慈善从业人员也不应该有丰厚的薪资,等等。这种落后的慈善文化观念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互联网慈善模式要求有新的慈善文化,互联网慈善不再是少数人的慈善,应该是平民慈善、全民慈善。在慈善事业主体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慈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要大力发展慈善文化,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慈善新思想,向公众传播新的慈善理念。
慈善事业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第三次分配。新的慈善模式会带来了大众慈善文化与理念的变化,借此进一步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依靠高效便捷的电子技术平台,同时强化立法,完善监督机制,才能打造一个完整严密的新型慈善体系,最终实现其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张明.社会转型期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王卡拉.中国8成受调查公益组织不够透明[N].大众网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301/t20130106_7879928.htm.
〔3〕http://hlj.sina.com.cn/news/ljyw/2013-04-23/072248606.html,新浪新闻.
〔4〕石国亮.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9).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