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08 13: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文斐 点击次数:
摘要社会关系是一个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总称。社会关系平等是各个历史阶段的人们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日前具有新特点的社会关系不平等问题已经客观地摆在前面了,我们不应对问题熟视无睹,而是在理论上围绕平等的社会关系问题提出的种种疑问的同时,在实践上减缓不平等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的冲击,以实现社会平稳发展。
关键词平等的社会关系现状构建
作者简介:陈文斐,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164-02
一、平等的社会关系涵义及新特点
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为社会关系源于人,因为有了人类,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就统称为社会关系。
平等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而且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人格得到尊重和保障。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以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平等的社会关系在经济上的表现为平等的拥有工作的权利、获得劳动机会和劳动的权利、与他人平等的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在文化上平等的社会关系表现为每个人享有受教育权,享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
平等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范畴,除此之外目前中国的社会关系现状存在着新特点:第一,它的产生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出现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有的受益有的受损,受益者又因受益程度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受损者也因受损程度的高低而相互区别。因此在受益者的个人、群体与受损者的个人、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平等感。第二,它的产生又与我国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我国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优化与问题并存。在社会优化的同时,有些问题也在暗中滋长,如贫富差距拉得过大、新贫困层和新弱势群体由小变大、腐败现象广为蔓延等。第三,它的产生也是与我国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兼有的客观现实联系在一起。任何社会进步都是伴随着社会代价的,只有进步没有代价仅仅是一种社会理想。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取得社会进步,同时又不断付出社会代价的历史。
二、当前我国平等社会关系的现状
平等的社会关系问题是每个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和政府都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关系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特权和权力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当下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拼爹”时代,“我爸是李刚”的嚣张,到媒体中随处可见的“富二代”“官二代”负面新闻报道,这种可怕的现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权和权力正在向社会关系渗透。特权和权力对社会关系的渗透一方面严重危害了社会公正,特权现象是反社会的,特权丛生的社会致使社会公平的天平发生倾斜。另一方面特权现象破坏了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不受制约的权力是为某些人私设的权力,他们凭什么享有特权,于是不信任和对立的情绪在社会中蔓延,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权利和自由的不平等。社会分层状况与收入和财富占有量的差距是衡量权利和自由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分为若干等级,处于同一阶级的便构成一个社会阶级。社会分层从其功能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它既是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另一方面会导致两极分化,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目前造成社会分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政策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权利方面的不平等。
再次,机会不平等。机会平等是指发展的机会向社会中所有人均等的开放,不得因身份、年龄、收入、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众多的机会中,担任公职的机会、受教育的机会、就业的机会处于重要的位置。机会的不平等在我国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机会不均等不仅妨碍了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获得社会财富的机会也阻碍了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流动。
三、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不平等的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不平等的实质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严重失衡,除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参与其中。
(一)分配政策的偏失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分配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达到了积极的效果。但这一政策使“公平”处于从属地位,伴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其历史局限性开始凸显出来。首先,使得社会发展目的和社会发展手段本末倒置。其次,加剧了收入悬殊,分配的失衡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长治久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往往蔑视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原则,导致一部分人适用种种不正当的方式快速获取利益,造成一种有害畸形不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发展理念不合理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政府的政策多多少少有急于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而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功利主义倾向。在这种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社会矛盾在逐渐的发生变化,那就是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与大量的的弱势群体的贫困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四、构建平等的社会关系
平等的社会关系是法治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督促国家政府适时改变政策方针的晴雨表,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面对我当前的社会关系现状,构建平等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良法之治是根本
平等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是社会关系平等的秩序前提。法治以其强制性、民主性及其权威性为后盾,成为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方式。法治有力量对平等的社会关系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法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确认和协调各种利益,使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减至最小。法治是平衡利益冲突的最有效的手段,法律有着对利益格局进行配置与重整的功能。法治把体现正义平等的各种原则等法律化和制度化,并且具体化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法治作为社会控制最有效的手段要求整个社会结构布局的合理平衡,它能使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处于相对均衡、协调、和谐的状态。法律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持人们之间的一个理想和谐关系,法治对于社会结构不平衡是不能长期忍受的,通过对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来不断修正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