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8 11:3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赵理想 点击次数:
摘 要:在不同外汇管理时期,货物贸易违规业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四个外汇管理时期的典型案例进行纵向比较,总结出贸易项下违规业务的动机、专业化水平和规避监管手段的变化趋势,揭示当前形势下货物贸易外汇监管难点,并提出提高监测水平、加强事后监管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物贸易;违规趋势;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2-0065-05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贸易高速发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与违规业务的博弈,也逐渐体现出高度的行政法制化、手段科技化、从业专业化、问题深层次化、背景复杂化的特征。在当前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项下仍实行一定管制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境内外利差的存在、人民币贷款规模和投向限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境外“热钱”借道货物贸易渠道实现逐利操作的可能性不断增强。尤其是2012年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实施,全面取消了以“逐笔核销、事前备案、现场审核、行为监管”为特征的核销制度,将外汇管理理念的“五个转变”落到实处,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得到了极大便利。
因此,在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的背景下,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大。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法学研究出台的《2013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货物贸易跨境收付顺差1433亿美元,增长1.44倍,占全部跨境收付顺差的69%,占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如何有效防范异常资金利用相对宽松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从事跨境套利,对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人员的监测分析水平及违规业务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违规业务特点及规律,进一步明确监测重点和核查方向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货物贸易四个不同管理时期的典型案例,从发生背景、案件甄别、取证定性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出贸易项下外汇违规业务总体变化趋势和监管难点,并结合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不同外汇管理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完全的事前审批时期(1978—1993年):以伪造单证进行境内骗取、倒卖外汇额度为主
该阶段,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外汇管理领域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制,允许企业有一定的外汇自主权,可以通过外汇调剂市场调剂外汇余缺。在外汇额度的管理方面,以行政审批为主要管理手段,以法定凭证为业务审核要素。
该时期事后监测手段极度匮乏,较易通过银行内部人员和企业勾结,实现非法目标,违规行为的发现主要依靠举报、专项检查等手段。该时期的违规行为主要是利用双轨制管理体制下国家外汇牌价和外汇市场调剂价之间的价差,通过骗取、倒卖外汇额度赚取非法利润。
如,1992年刘某采用私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用汇审批专用章,伪造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额度支付书等手段,先后从中国银行骗兑1.4亿余美元的外汇额度。按国家外汇牌价兑换现汇后,以美元外汇市场调剂价格倒卖给59家单位,从中牟取暴利4400余万美元和4600余万元人民币,并将所获美元转移至澳大利亚和美国银行账户内藏匿。因频繁向澳大利亚私人账户汇入巨额资金引起当地反洗钱机构关注,并请中国银行予以协助调查。最终,通过印章鉴别、额度对账等方法,排查并发现了大量证据,多家公司、多名银行人员被刑事处理,刘某等案犯依法以非法经营罪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被判刑。
(二)核销制度初步构建时期(1994—1997年):通过伪造报关单从事骗购汇、走私等违法活动
1994年国家对外汇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实现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并轨,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在货物贸易管理方面,建立了以逐笔审核为基础的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外汇局以核销单跟踪企业的每一笔进出口业务,通过海关、银行、税务、外汇局四部门间的合作,逐笔核对核销单、报关单等纸质单证的一致性后,企业方可正常办理业务。核销制度的建立,有效遏制了逃、套、骗汇等违法行为,在防止外汇资源流失、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