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5 09:5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金碚 点击次数:
四、中国工业的升华之路
“十二五”开局之年以来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均表明,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或者再次重复扩张—膨胀—紧缩—下滑—刺激—扩张的周期性波动,使传统路径依赖所积累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或者坚决从传统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走上工业升华之路。很显然,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已经积累起了很大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完全有条件克服种种困难,在矛盾交织中,闯出一条创新之路,使中国工业实现转型升华,成为真正的世界工业强国。为此,中国工业走上逐步实现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的新世纪攀登之路。
1.绿色化
工业化的本质不仅仅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更不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而是一个文明进程。是人类摆脱野蛮,走向现代文明的光明之路。但是,在工业化的早期,工业化过程中确实存在野蛮掠夺的行为,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从野蛮中进化过来的。野蛮的本质是没有自律的为所欲为和不择手段,而文明的精神实质则是自律。因此,现代工业文明的自律精神是人类进步的集中表现,这种工业文明自律精神的技术路线性质和创新方向就是工业的绿色化。工业的技术性质是将“废物”变为“资源”,制造成可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物质福利水平的产品。因此,工业生产过程的节约、清洁、安全,即绿色化,原本就是工业文明的内在要求。问题是,工业化所激发出的竞争性,有可能将“效率至上”的原理异化为为所欲为和不择手段的野蛮掠夺:工业化的“效率至上”中轴原理变为简单的短期“利润最大化”行为,而没有约束和缺乏自律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导致工业发展丧失绿色本性而侵入了灰色甚至黑色的异质。因此,实现工业的绿色化,不仅是先进工业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工业文明的本质回归:工业化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最节约、最清洁、最安全的时代。因而是人类生命预期最长、身体最健康、享受物质和精神福利人数最多的时代。即使是在人类人口极大增长,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条件下,建立发达的工业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
绿色生产是工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不是关闭或迁移一些工厂或者制造一些新产品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更不是为追求“新能源”等设备产业的发展而盲目扩大投资和产能,这实际上往往蜕变为依赖大量财政补贴和资源消耗制造了大量技术尚不成熟、经济尚未合理化的所谓“高技术”产品,甚至可以说,不过是用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电力)的方式来生产“清洁能源”;用导致很大污染的不成熟技术方式来制造清洁能源的生产装备。仍然没有摆脱资源环境困境,“从大门赶出去的魔鬼又从窗户跑进了屋”。因此,工业的绿色化必须成为所有工业领域以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就像是清洁卫生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主要标志一样,工业绿色化就是工业的“卫生化”,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实际上,人类实现清洁卫生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所以,工业的绿色化(卫生化)也必须以工业技术的全面进步,尤其是以工业技术进步为前提的循环经济体系的全面实现为基础。总之,工业绿色化的实质是更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五”期间正是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为更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的新阶段。
2.精致化
精致化是制造文明的实质体现。工业化普遍地、不间断地和无止境地运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成果,同时,工业支持了更多地产生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作为工业经济最集中的代表,制造业的经济实质是,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使用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最大限度精益求精地创造出符合使用者需要的制成品,并且不断提高质量标准以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技术精湛、工艺和产品的精致化是工业的品格,也是工业生产者和工业化国家获得持续竞争力的素质精髓,而粗制滥造是必然被淘汰的。
特别重要的是,精致化不只是一个技术性准则,更是基于某种文化特质的行为方式,显著地区别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采掘文明。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否走向精致化的道路,实际上是工业文明是否真正到来,并扎根于此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只是利用自己具有优势的(通常是低价格的)资源和比较成本优势而形成工业生产规模,而没有专注于向精致化方向升级,实际上就未得工业文明之道,难以成为未来的工业强国或强地。
工业的精致化特性决定了其同艺术创意是天然的盟友。高度精致化的工业品,必然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因素。见物如见其国其人,“美国货”、“德国货”、“法国货”、“日本货”、“意大利货”,都有精致制造的典型,但各自的特质又非常不同,它们都各自占据着一些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工业制高点。中国工业化的前途,能否成为工业强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能否形成精致化制造的工业文化,这决定了具有数千年农业文明传统的13亿人口大国,能否真正得现代工业文明之道!
3.高端化
高端化是工业进取精神和科学本质的体现。工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产业载体。工业的进步性来源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向工业生产注入越来越强盛的生命力。只要科学技术的火焰不会熄灭,工业的生命将永远强大。这意味着,工业将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不断向高端境界发展,永无止境。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60多年来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沿着西方工业路线所获得的技术而实现产业扩散的,具有显著的创新性模仿特征。客观地说,就中国各产业所达到的现实技术水平而言,这一过程还没有完结。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工业发展60多年的技术战略特征是“开阔地推进”,尽管也有崎岖不平,荆棘丛生,甚至艰难险阻,但基本上是走前人走过的路,而且没有高地之艰险,没有迷失方向之忧。而从现在开始,中国工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质。如果不向“高坡险峰”攀登,中国庞大的工业大军将在低洼地中拥挤,永远处于眼界短浅和缺乏控制力的境地,不排除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向制造业高端攀登,以最大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占领产业高地和战略制高点,是中国工业发展不二的战略方向。
高端化的意义,不只是盈利机会的猎取,似乎进入产业更高端就一定会有现实的很大盈利。其实,从经济学上说,“高端”和“高技术”并不是更大利润的同义语,甚至“低端”和“传统技术”也未必一定没有高盈利;产生高盈利的经济学根源在于“我会做而其他人不会”,或者“我做得比其他人更好”,而无论其属于产业“高端”还是“低端”。我们看到,即使是“高端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如果其他人也会做甚至做得更好,你照样没有高盈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些企业自以为进入了“高端”的“新兴产业”,迎接它们的却是严重的亏损、产能过剩和遭到美国等的反倾销反补贴惩罚。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实际上是以发展一般产业的扩张方式大规模投资高端产业或新兴产业。也就是用“开阔地推进”的方式和心态去攀登“高坡险峰”。这就如同开汽车挂高速档上陡坡,猛踩油门企图全力加速,没有不熄火的道理。其实,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进入产业高端,不过是进入了“统计上的新兴产业”,实际上只是在产业的低层面上铺摊子。所以,工业发展的高端化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而进入更具独特优势的产业领域,是在运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及工艺改进上争取先行之势,并且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方式,持续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4.信息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信息化不仅可以促进工业生产更快地提高效率,实现绿色化和增强精致化,而且将导致工业生产方式和竞争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例如,可以更高水平地实现工业设备的数控化,从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产品向柔性化生产和个体化产品生产转变,而且可能使工业品的经济性质发生实质性变化。例如,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工业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这三类产品的共同性质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生产企业是“黑箱”,即消费者无法获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只有通过对产品的观察(搜寻)、使用(经验)或主观认可(信任)来判断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就是厂商通过发布广告进行选择性信息传播,或者政府规定厂商必须披露产品质量(成分)的有关信息。而企业增强和保持竞争力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保密”,即控制生产过程的信息外泄。随着信息化融入工业化过程,先进和发达的信息系统有可能改变产品的经济性质,使其变为信息“公示品”,即购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了解产品生产过程越来越多的信息,甚至了解全部生产过程。而且,企业也会有动力和能力将生产过程的信息披露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即企业不是采用“保密”方式,而是通过生产过程信息的最大程度公开化以获得客户尤其是消费者的信赖,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注意到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开始有了向这一方向发展的动向。例如,国外有些产品已经可以电子信息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几乎所有的生产过程信息。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家乳业企业采用一套生产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将生产过程的全部可公开信息及时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甚至能够实时了解乳品生产的现场过程(从技术上说就是将企业生产调度和监控中心的电子屏幕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化),这样的企业将获得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广告宣传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同类生产企业将完全不是其竞争对手。
所以,只要有一家企业这样做,其他企业将不得不这样做。而且,互联网不仅可以传递生产过程信息,还可以传递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这样,企业就从传统经济学所假定的“黑箱”,变为具有相当信息透明程度的“白箱”,市场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发生实质性变化。企业信息公开化程度(或者信息对称性程度)将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地改变工业竞争的方式,极大地促进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先进和效率的提高。工业将在真实意义上“公开化产生”。国外有的企业已经宣称“我们没有任何不可以向媒体和消费者公开的信息”。可见信息公开将成为比信息保密更强大的竞争方式。我们必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的极大影响和挑战。
5.服务化
工业精神塑造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其经济性质不是工业与服务业的此消彼长。而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分解分工而向服务业的延伸,本质上是制造业文明的深度化和扩展。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工业”,因此可以称为工业化服务业(有人称之为“高技术服务业”):产品设计、职能分工、生产线构造、流程再造、组织控制、技术运用、成本核算等都会在服务业发展中体现。所以,电影业也叫“电影工业”。一个没有制造文明基础的国家或地区,是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的,因为这样的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服务业所依赖的工业文明基因。
其实,工业或制造业同服务业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设定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服务性劳动,甚至一种活动在本性上是属于“制造”活动还是“服务”活动是很难严格确定的,最终只是取决于我们的概念定义。例如,炼钢是“制造”活动,按电脑进行炼钢炉工序操作应属于“制造”活动,那么,调试控制炼钢炉的电脑程序是否仍属于“制造”活动?如果是,那么,编制炼钢炉电脑控制程序的劳动是否还是“制造”?对这套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的劳动是否算是“制造”?也许,我们可以将发生在制造业企业中的活动都算作“制造”活动,而同样的活动如果是由其他被认为是不属于制造业企业的“服务企业”来完成就算是提供“服务”?那么,如果一家制造业的活动由另一家制造业企业完成(例如编制软件,或者调式电脑程序,或者修理模具等),是属于“制造”活动还是“服务”活动?其实,除为实质经济活动提供交易工具的金融业之外,服务业包括直接服务业和工业化服务业两类,在现实中这两者间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在概念上,直接服务业是由人的体力和脑力完成的不以实物产品为载体(不需将劳动物化在物质产品中,也不主要依赖于服务活动的工具和设备)而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劳动(完全不借助于作为服务工具的工业品而提供的直接服务是很少的)。
工业化服务是由工业产品(设备)和工业技术支持的服务活动,而且以工业文化为基因,实质上是工业流程的分解和专业化。工业化服务业同制造业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所提供的“产品效用”一般不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不需物化于产品),而只是以物质形态的制成品作为服务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而后者的产品效用则依附于物质形态的产品之上(物化为制成品)。所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更多的生产以及同生产相关的流程环节分解出来,尤其是,工业产品的广泛使用将形成越来越多的工业化服务业,例如,电话的使用和越来越高级化,形成规模巨大的电信业;交通设备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物流业。因此,工业的服务化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质上是工业的高度分工、专业化和工业产品及工业技术的广泛运用。例如,最大的服务活动莫过于亿万电视观众同时观看中央电视台16
的春节联欢晚会,其实,这与其说是一次文艺演出,不如说是工业产品、工业技术以及工业组织方式的巨大运用。再如,中国的春运,更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服务活动,显然,它也是工业产品、工业技术和工业组织方式的巨大运用。其实,只要在产业或企业组织方式上将产品效用与产品的物质实体分离,就可以从制造业中“创造”出服务业,例如,制造汽车是制造业,但是,如果将汽车的设计、销售、修理、改装、装饰等分离出来由专门的企业完成,就“创造”出了“服务”,实际上就是工业产业链的分解,以社会化分工替代企业内部分工。极端地说,甚至可以设想将汽车制造过程的所有工序都外包给提供各种生产性服务的专业企业来完成,那么,汽车制造可以成为主要由一系列“服务”活动来完成的生产过程,参与生产过程的各企业都可以叫做“汽车生产服务商”,而制造企业就变为只是拥有劳动对象的所有权。可见,许多服务业都是制造业的衍生物,而且大都以工业品为服务工具和服务对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现代服务业本质上是制造业文明的深度化和扩展”的原因。制造文明在根本上支撑着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工业化服务业的内在机理,换句话说,现代制造业的经济机理实质上是制造文明本质的体现。可以说,如果没有发达的制造文明,就不会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而发达的制造业必然会孕育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因此,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服务业(第三产业)在统计上的比重提高也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现象。
总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作用,中国工业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的趋势正在形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著地出现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态势,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燕生.‘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J].科学发展,2012,(4).
〔2〕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5).
〔3〕金碚.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J].求是,2012,4(7).
〔4〕卢俊卿,仇方迎,柳学顺.第四次浪潮:绿色文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格局———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时空演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李宗南,文峰.中国大趋势2:创新改变中国[J].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