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基于烟煤、褐煤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对比

时间:2016-01-12 11:0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政,梁心玉,薛亚丽 点击次数:

  摘要: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mitinternerabw.rmenutzung,WTA),采用ASPEN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assessment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关键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褐煤干燥;燃气轮机变工况;ASPENplus;技术经济性分析

  0、引言

  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低的煤炭资源,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调查,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11.42亿t,约占煤炭总保有储量的13%。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目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IGCC)系统的原料仍以烟煤为主,褐煤由于水分灰分高、热值低,还难以直接在IGCC普遍采用的大型喷流床气化炉(如Texaco、Shell等)中很好地气化,而能够较好地气化褐煤的固定床气化炉(如Lurgi炉),单机容量较小,并不是最适合IGCC的气化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褐煤提质技术的深入研究,有效合理地利用褐煤已经成为可能。

  褐煤提质是指通过脱水、脱灰、低温热解等方法来改善褐煤的煤质,提质后的褐煤水分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不仅便于运输和储存,还有利于燃烧、气化等使用。褐煤提质是高效利用褐煤的关键。WeiglK等和KakarasE等对比了褐煤燃煤电站分别采用外部干燥(即褐煤预干燥)和内部烟气循环干燥时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外部干燥能使整个褐煤电站的发电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我国的非蒸发脱水和成型提质技术尚不够成熟,褐煤提质以机械干燥、蒸发干燥为主。

  但这2种干燥方法耗能较大,会导致电站热经济性变差。本文介绍了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mitinternerabw.rmenutzung,WTA),将该技术应用于褐煤的气化前处理,能有效提高褐煤IGCC系统的效率,进而改善褐煤IGCC系统的性能。

  TzimasE等设计了分别基于烟煤和褐煤,以电和氢气为产品,带二氧化碳捕集的IGCC系统,但其研究重点为最适合该IGCC电站(产氢、带CCS)的烟煤和褐煤气化技术,并没有详细对比烟煤和褐煤用于IGCC的性能或经济性。ZhengL等曾对采用3种煤(烟煤、次烟煤、褐煤)和4种气化技术

(Texaco、Shell、BGL、KRW)的12个IGCC系统进行过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褐煤对气化技术的适应性好于烟煤和次烟煤,褐煤是比烟煤或次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但该研究中没有说明在计算IGCC系统性能时是否考虑了褐煤干燥过程的耗能,且并未进行基于不同燃料IGCC电站的经济性对比。考虑到褐煤丰富的储量及低廉的价格,褐煤IGCC的发电成本有可能比烟煤IGCC低。与烟煤IGCC电站相比,采用先进干燥技术WTA的褐煤IGCC电站在性能和经济性上究竟有何优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设计了基于徐州烟煤和霍林河褐煤的2个IGCC系统,用ASPENPlus软件进行流程模拟,并采用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assessmentguide,TAG)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文中详细介绍了WTA褐煤干燥技术和IGCC系统在ASPENplus中的实现,尤其是燃气轮机变工况模型;给出了清晰的TAG模型计算流程框图以及适用于我国情景的模型参数。对烟煤IGCC及褐煤IGCC的性能和经济性的对比结果对我国IGCC的燃料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IGCC系统配置及煤质特性

  本文设计的2套IGCC系统,均采用Shell气化炉和N2部分回注的独立空分单元,动力岛均由GE的MS9001FA燃机和1套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组成,2套IGCC系统的燃料分别是徐州烟煤和霍林河褐煤,霍林河煤的水分和灰分明显高于徐州烟煤,发热量仅约为前者的1/2,但霍林河煤的价格比徐州烟煤要低得多。

  2、IGCC单元及ASPENPlus模型

  2.1流程模拟方法

  用ASPENPlus软件对IGCC系统进行流程模拟的方法已被国内外研究者认可并广泛采用。Frey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发出一套基于ASPENPlus的IGCC系统模型。ChaoChen的模型与Frey的基本相同。本文参考Frey的模型及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ationalenergytechnologylibrary,NETL)的ShellIGCCBaseCases报告中的参数进行ShellIGCC系统的建模。系统中的关键流程参数见表2。下面介绍各主要单元,尤其是褐煤干燥单元和改烧合成气后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

  2.2褐煤干燥单元

  2.2.1IGCC系统中的原煤干燥

  干燥是气化前的关键处理过程。Shell气化炉自带一套干燥系统,能够将原煤15%以下的含水量(如烟煤)干燥至5%~6%;而对于褐煤,则需在气化炉前再加一套干燥褐煤的预处理设备。本文引入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WTA,经过WTA干燥后的霍林河褐煤水分将与徐州烟煤的水份相等(10%)。

  2.2.2褐煤预处理技术-WTA

  WTA是德国RWE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褐煤干燥处理技术,目前已有产量90.t干煤/h的示范装置在运行。

  WTA的主体装置是内置换热器的流化床,经过预热的褐煤与低压蒸汽(300~400.kPa)在流化床中进行间接换热。从褐煤中蒸发出的水蒸气在除去煤灰后,绝大部分被再压缩至300~400.kPa,温度达到280.℃,用来加热流化床中的褐煤,剩余蒸汽作为流化煤粉用的介质进入流化床。过热蒸汽与褐煤换热后温度降至约90.℃,再进入湿煤预热器将进入流化床前的褐煤预热到65.70.℃。从流化床干燥器出来的褐煤经过冷却及研磨后粒径达到0~1.mm,即可直接在锅炉中燃烧。若是用于气化,则需研磨至粒径达到0~100..m。根据RWE公司的经验,所得干燥褐煤的含水量与流化床温度有关:床温越高,干燥褐煤的水分越低;但当床温高于114.℃后,干燥褐煤的水分基本不再变化,在5%左右。当将褐煤干燥至含水10%时,流化床的温度约保持在110.℃。

  在以褐煤做燃料的火电站中,褐煤是由锅炉出口900~1.000.℃的烟气干燥的;在IGCC电站中,可用燃气轮机500~600.℃的排气干燥褐煤。而WTA技术利用蒸发的水分作为干燥褐煤的热源,水蒸气温度相对锅炉烟气和燃气轮机排气的温度低,干燥换热过程的.损更少。除此之外,WTA技术还将系统内部余热(蒸汽冷凝液的显热)用于预热褐煤,显著降低了干燥褐煤所需的能量。RWE的研究表明,将WTA技术应用于褐煤火电站后,系统发电效率从43%上升到47%。目前,已经有3座WTA装置在运行,RWE公司还有1座产量110.t干煤/h的WTA装置正在建设之中。本文将WTA技术引入褐煤IGCC中,解决了褐煤干燥耗能高的问题,能有效提高IGCC系统的发电效率,改善褐煤IGCC的性能。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