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30 16:1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干春晖,郑若谷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借鉴泰尔熵的原理,构造了一个泰尔指数,用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已演变为倒“N”型,1990年和2003年是两个拐点。从产业角度看,地区经济差距由产业内差距和产业间差距两部分组成。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内差距是地区经济差距的主体,产业间差距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差距都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征。产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着地区经济差距如何变化,并且这种影响相当复杂,在各个时期明显不同。但长期看来,地区经济差距变化主要源自产业成长性的不同,产业结构影响微弱,产业结构调整只在短期内对地区经济差距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产业内差距;产业间差距;结构效应;增长效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地区经济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一国地区经济差距问题长时间存在或者程度过大,不仅会影响到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提升,而且也会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概括现有文献,对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研究主要涉及收敛性(万广华,1998;石磊,高帆,2006),影响因素(SlyvieDemurger,2001;ShunfengSong,2000)以及差距来源等方面。而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来源又多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①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对经济差距进行各收入阶层或各地区的分解(Tsui,1991,1993);②从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分析各地区城镇和农村对经济差距的贡献(Tsui,1993;齐良书,2006);③从产业部门的角度分析地区经济差距的源泉(魏后凯,1997;范剑勇,朱国林,2002;彭国华,2005)。这些研究角度各异、分析详尽,为考察地区经济差距提供了许多研究思路,其中,从产业部门角度的分析是一个较新的视角,值得我们注意。魏后凯(1997)利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对地区差距进行了六大行业的分解,发现了工业的贡献率长期超过50%,并处于下降之势;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利用基尼系数法对地区差距的三次产业分解,发现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彭国华(2005)对六个部门的回归分析中发现,地区差距的87%来源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
这些从产业部门角度的研究均将各产业分布上的地区不平衡以及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所产生的地区经济差距的加权和视为总的地区经济差距。但是这种分析却忽视了产业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不仅在产业内部,其实产业之间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由于行业特征、生产条件、政策制度以及产业协调等方面的原因,各产业的生产率和附加值状态是存在差异的,从事不同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受益也不平衡,因此在产业之间也会存在经济差距。同时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和外在经济制度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从而每一个地区都存在这种产业间差距,各地区的这种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之和就是总体的产业间差距,它也是地区经济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源泉之一。因此,我们认为地区经济差距由产业内差距和产业间差距两个部分构成,而现有文献严重忽视了产业间差距。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我国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兼顾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从而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
1.测度指标:泰尔指数
大量学者多年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关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基尼系数法(林毅夫,刘培林,2003)、泰尔指数法(唐平,2006)和变异系数法(覃成林,李二林,2002)等,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方法如β系数收敛法(魏后凯,1997)、回归分析法(彭国华,2005)、反“事实”收入法(邹薇,周浩,2005)等。这些方法大多利用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进行考察。
利用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要想挖掘出地区经济差距的产业间作用存在困难,本文对此作了一些调整,利用各地区各产业的人均GDP构造的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泰尔指数一般用于收入分配领域,考虑不同组别的人均收入(唐平,2006)或者直接利用地区人均GDP(王铮,葛招攀,2002)进行计算。本文认为,考虑以产业分类的人均产值进行计算也是可行的,并且它还可以方便我们进行产业分解以寻求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
泰尔指数最早是由泰尔等(TheilandHenri,1967)提出,其计算公式为:TL=Nj=1Σni=1ΣSjSiXijXlnXijX(1)式中TL表示泰尔指数;i表示产业,j表示地区;Si表示全国产业i在总产值中的比重,Sj表示地区j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Xij表示地区j产业i的人均产值;X=Nj=1Σni=1ΣSjSiXij表示全国人均产值。此外,对于泰尔指数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它实质上是一个熵指数,反映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程度,泰尔指数越大,表示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差距越大。②泰尔指数运用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公式中总存在同一类型指标的比值,因而消除了量纲的影响,我们进行计算时不需要进行价格平减。③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的赋权问题。地区之间常见的是采用人口比重作为权重,考虑人口因素与否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较大影响,它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人口分布对地区差距是否产生影响(崔启源,1994),本文采取地区人口加权①。现有文献中还未有泰尔指数的产业分组考察,考虑到各产业重要性的不同,采取全国的产值比重加权。
2.地区经济差距演变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描述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轨迹,另一方面也为了证明泰尔指数产业分组的可行性,本文还计算了另外两种通常用来分析地区经济差距的指标———人均GDP的基尼系数(G)和加权变异系数(V)。表明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在变化趋势上具有极强的一致性,在增减上基本同步,而泰尔指数与加权变异系数不仅变化趋势一致,而且绝对数额差上的波动幅度基本上不超过0.02。这表明了三个指数是可以相互替代和相互印证的。同时,为了更进一步证明本文构造的按产业分类的泰尔指数的合理性,我们用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对泰尔指数进行回归,回归时对各指标进行了差分处理(见表2)。基尼系数对泰尔指数回归的调整的R2为0.6142,而加权变异系数对泰尔指数回归的调整的R2高达0.9527,表明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尤其是加权变异系数与泰尔指数的拟合程度非常理想。因此,本文的泰尔指数是衡量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合理构造。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态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又减小的倒“N”型演变轨迹。1990年是第一个拐点,另一个拐点出现在2003年。1978—1990年间,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显著的收敛过程,1990—2003年间,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呈现出发散的状态,但较为缓慢,这与林毅夫,刘培林(2003)、石磊,高帆(2006)的结论相同,但2004年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又逐渐走向收敛,表明近年来一系列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措施开始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地区经济差距的产业来源:静态分解
1.泰尔指数的静态分解法
本文泰尔指数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对其进行产业分解,对(1)式变形可得:TL=Nj=1Σni=1ΣsjsiXijXlnXijX=ni=1ΣSiXiX(ZiXi-lnXi)+ni=1ΣSiXiXln(XiX)(2)其中Xi=Nj=1ΣSjXij,Zi=Nj=1ΣSiXijlnXij。这样地区经济差距就被分解为产业内差距和产业间差距两个部分。(2)式右边第一项即产业内差距,它表示各产业在地区间不平衡发展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第二项即产业间差距,它表示由于各地区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地区经济差距。为行文方便引入记号:产业内差距:WG=ni=1ΣSiXiX(ZiXi-lnXi)(3)产业间差距:BG=ni=1ΣSiXiXln(XiX)(4)
2.地区经济差距的静态分解结果分析
我国1978—2007年间地区经济差距的静态产业分解结果。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产业内差距,其贡献每年均在72%以上,一些年份还超过了80%。在产业内差距中,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差距贡献较小,主要是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而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具有明显的时段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分解是基于三次产业分类而进行的,如果产业分类进一步细化,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肯定会更容易体现出来,因此产业间差异可能会在地区经济差距中占有更大比重。
分解结果表明,尽管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差距贡献较小,但却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这很奇怪,按照直觉农村的改革应该是缩小了地区差距。事实上,回顾历史,这也是一个必然。
我国农村体制改革存在一个由局部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过程,而且在不断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农民有了自主权,可以根据种植文化和土地资源的差异进行多元化的种植,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农业结构迅速升级,因此在改革初期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差距贡献显著上升。然而,毕竟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严重制约,尽管第一产业占比比较大,但难以对地区经济差距起决定性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开始出现滞后的现象,其产业份额也越来越小,因此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转为减小。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