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的语法化进程(2)
时间:2014-02-12 14:1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冯盼 点击次数:
1.《金瓶梅》
《金瓶梅》创作于明代,根据搜集的语料来看,明代没有“算了”表“作罢”义的用法,而是用“罢了”来表示“作罢”义出现在作品中。例:
(7)乔大户与众人又看了一回做成的棺木便道:“亲家母今日小殓罢了。”西门庆道:“如今仵作行人来就小殓。大殓还等到三日。”
2.《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作为北方方言的代表作,成书于清代,“算了”出现了26次,出现在句首表“作罢”义的共6例,出现在句末的有3例。如:
(8)姑娘忙拦他道:“算了,够酸的了!”
(9)舅太太急的嚷道:“算了!太太,你老歇着罢!他长我一辈儿你还不依,一定要长我两辈儿才算便宜呢?”
(10)怎么一个人儿肚子里明白了就算了呢?
“算了”主要是出现在对话和心理活动中,多用于口语。可见,“算了”在清代已正式从方言系统进入到通用语系统。
三、“算了”由动词性向助词性的演变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提出:就多数情况而言,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动词通常的句法位置是在“主+谓+宾”中充当谓语,谓语动词一般只有一个,它是句子结构的核心成分,如果某个动词不用于“主+谓+宾”格式,不是一个句子的唯一动词,并且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该动词的动词性就会逐渐减弱。“算”的基本义是“计算”,有很强的动作性,下述两例“算”和“了”在同一构造层次上连用,属于平级的语法单位。如: (11)托运回去也是个问题。武汉也有画王卖,干脆我按彩电的钱给你们算了。(《报刊精选》,1994.09)
(12)邯钢工人不同了,因为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过去不算的经济帐现在算了。(《人民日报》,1993.12)
用于句末的“算了”根据可删性原则将其分为“算了1”(不可删)和“算了2”(可删),用于句首的称为“算了3”。
(一)“算了1”
(13)一个女朋友没什么不好的。很多年轻人这样很好。我?我老了,我就算了。(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14)他略略想了一下,又轻松起来,说:“能够了结一件大事,也就算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述两例在句子中作谓语,删掉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分别可以用“不用了”“好了”“行了”替换理解,经常与副词“就”组合。
(二)“算了1”到“算了3”
“算了3”作为话语标记在清代就出现了,董秀芳(2007)提出:话语标记并不对命题的真值意义发生影响,基本不具有概念语义,它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指示前后话语之间的关系。如:
(15)张超转身欲走,这才有人说,“算了,告诉你吧,没有这家公司”。(《报刊精选》,1994)
(16)新娘说:“算了,还是要原来的那套吧。”(《报刊精选》,1994)
笔者认为,“算了3”作为话语标记是由“算了1”发展而来,董秀芳(2007)提出:话语标记原始位置有一类是由最初处于小句句尾的成分演变而来的,如“好了、行了、算了、完了”等包含动词和语气助词“了”的结构。这类结构要发展为话语标记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单独成句。单独成句的根本原因还是使用频率高。当这些成分可以单独成句之后,实际上可以说它们已从小句末的位置漂移出来,可以处于句与句之间,这样,就有了虚化为话语标记的可能。“算了1”在句中主要作谓语,表“作罢”义,随着语义的凝固,使用频率的上升,逐渐从句中分离出来,虚化为话语标记,这个过程完成于清代。
(三)“算了3”到“算了2”
可删的“算了2”主要用法相当于叹词,表达某种语气,例:
(17)是拖我们下水,使我们受六道轮回之苦的坏东西,那就把它完全空掉算了。于是他们就误认为,见性就是要见个空,不要有任何东西。(《佛法修正心要》)
(18)小荣说:“以往从来不会考虑未来,有时甚至想干脆一针打死算了。现在我会想,既然‘走出来’了,我需要干点什么……”(新华社新闻稿,2004)
上述语料皆表达的是“无奈、感叹”的语气,笔者认为,“算了2”是由“算了3”推理发展而来。“算了3”在清代就开始作为话语标记,在话语中传达了一定的语气,如“无奈”“建议”类的语气,这是“算了2”形成的前提。上述两例“算了”皆可省略,同样表达了“无奈、焦虑”的心情,经过语义的推理和使用频率的上升,便发展为表语气用在句末的“算了2”。
四、结语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