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12 15:0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尚德强 点击次数:
【摘 要】教学是学校最基本最主要的行为。关注高职院校的教学行为并加以定位,不仅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的保障,更关乎现代职教体系的规划与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创新与传承。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目标人群的特征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行为定位可分为能力本位的教学行为定位、工学结合的教学行为定位、行动导向的教学行为定位。
【关键词】教学行为 定位 目标人群 定位模型
一、高职院校教学行为定位的含义
定位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身优势和品质的铸造与显现。通过定位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对目标客户的判定上,表现出清晰性和积极性,并借此与其他产品(服务)加以区分。凭据经济学对定位的理解,我们可以引申出高职院校教学行为定位的含义。教学行为就是在自愿性、价值性和目的性的前提下,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历程。[1]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学校的教学行为更是如此,它不仅包括个体的需求,也有群体的需求,例如国家、社会的要求;不仅是个体行为,更表现为社会行为。基于社会行为的复杂性,教学行为除了传统教育研究中的“铁三角关系”(教师—学生—教材)之外,更加与办学环境,即教学和学习的平台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环境”,要求所有参与者“有序”协作。而教学行为追求的效能、效率和经济的协作过程需要科学定位,教学行为的定位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成效与有序。也就是说,教学行为定位有利于教学经验的重组与创建,有利于教育目的的达成,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学风校风的形成,最终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行为定位,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凸显和创造学院优势,保障学习质量,有目的、有计划、前瞻性的科学判定和判定历程。
二、高职院校教学行为定位的因素
(一)教学行为目标的确立
美国教育学家泰勒(Ralph Tyler)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曾经说过,学校是一所具有目的的机构,教育是一种充满意图的活动。[2]因此,教学行为拥有目的性是不言而喻的,即教学目标的实现,使人成人。当然,不同的教育类型其教学行为的目的也会被细化,不尽相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尽管先后有过“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多种表述,但是,其“要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能够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的教学行为目的是一致的。[3]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当然,除了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宏大的目标之外,高职教育教学行为还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目标,例如课程教学行为目标、课堂教学行为目标等。如图1所示,上一级目标的实现是在下一级目标的基础上达成的。各层目标的确定,对于各层教学行为的定位至关重要。
图1
(二)教学行为目标人群的明晰
与经济学中企业行为定位的目标人群界定不同,学校的目标人群不是以性别、年龄、家庭状况、购买能力等为界定依据,而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专业、学习能力、学制安排来区分的。
1.学习者
就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而言,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习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青年学生、企业员工和普通公民。这些学习者虽然都是来学习的,但是由于在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教学行为定位的差别。我国高职院校的学习主体是学制三年的来自高中和中职的毕业生,这样的目标人群决定了其学习目的为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学习内容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目标人群的明晰为高职院校教学行为定位奠定了基础,找到了依据和定位方向。
2.教师
最新的学习理论证明,学习是一种双向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被学生“教”,师生在不断“碰撞”中共同进步。这种双向的特点,正如所有社会行为一样,具有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力的特征。在信息时代,教学行为的这种可逆性在不断加深。因此,学校中的教学行为可以增加一种目标人群,即教师群体。教师行为的导向性、技能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本身。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教学行为中“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变化不是削弱了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作用,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行为定位一定不可忽视教师这个群体,他们的行为特征和行为条件必须加以重视和维护。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