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各级政府将发展生态农业纳入到各地区的农业考核指标中,从制度上保障生态农业的实施。②培育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创新生态农业要运用科技与技术,从根本上帮助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定期进行生态农业的培训和教育。③构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体系。生态农业要求科研机构从生态和资源两个角度进行研发,为了使研发到运用得以落实,需要构建一个缜密的体系,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中。④缩小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差距。各级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稟赋的条件,为其''取长补短"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生态农业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2]刘星辰,杨振山.日本稻作生态农业发展途径与模式JI.经济地理,2011,31(11):1891-1896.
[3]翟勇,杨世琦,韩清芳,等.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4-60.
[4]肖忠东,周密,孙林岩.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5,23(2):208-212.
[5]孙敬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2,(8):31-33.
[6]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环境保护,2007(1):25-27.
[7]厉以宁.贫困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1(4):11-16.
[8]周荣荣.县域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与实现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2(7):36-39.
[9]赵小勇,付强,邢贞相,等.投影寻踪模型的改进及其在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222-225.
[10]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⑷:320-324.
[11]郑军,史建民.基于AHP法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5):1087-1092.
[12]杨红,蒲勇健.不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J.管理世界,2009(4):69-70.
[13]李鹏,张俊飚.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测度的实证研究一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农户基质化管理J.中国环境科学,2013(4):754-761.
[14]李鹏,张俊飚,丁玉梅,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联动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2(11):69-77.
[15]李鹏,杨志海,张俊飚,等.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的区域差异性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13(3):150-155.
[16]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o资源与环境,011(8):80-86.
[17]李化.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3-89.
[18]张燕,庞标丹,马越.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7-72.
[19]曾海燕,洪必纲.湖南省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2012(1):54-57.
[20]李鹏,张俊飚,单海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管理对策探析一政府与农户的动态博弈J.生态环境学报,2012(6):117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