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6 16:0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盖庆恩,朱喜,史清华 点击次数: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向外转移是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提高农户收入等具有显著作用,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调查点2004—2010年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关系,研究发现:
第一,男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男性、女性、老人和儿童的劳动生产效率之比约为1.00∶0.76∶0.71∶0.56,与计划经济时代对各劳动力的分配大致相同。本文的研究对此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第二,男性劳动力和壮年女性(35—45岁)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仅会使农户退出农业的概率提高,耕地流出率增大,而且会降低农户农业产出及其增长率,农户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主要原因,显示出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第三,本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尽管这种影响的幅度较小,但与“剩余劳动力”的推论相悖,这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基本完毕,“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我国仍将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
从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看,在当前的政策制度下劳动力转移已经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负向影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仍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亟须向外转移。从结构转变的角度看,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是未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对当前限制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制度等作出相应调整,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例如,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小,虽然能够吸纳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但也具有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建立规模优势,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等弊端,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并进一步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从长远的角度看,需要中国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向外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