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着力即差--对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影响之再思考

时间:2013-08-19 09: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晟 点击次数:

  【链接】: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文化大师苏轼在常州病逝。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其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苏轼喃喃自语地回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好友钱济明也凑近他的耳朵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苏轼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

  【正文】:

  着力即差,是苏轼对佛学的一种终极认识,也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而我觉得依此来认定对于文化的一种追索姿态亦无不可。

  说到文化,总会给人一种两极对立又无奈统一的矛盾构架的印象。论文发表它既简单又复杂,既空渺又具实,既清高如空谷白云又低贱如微尘草芥。尤其在当今社会,它的存在可谓是气势如虹、泛滥成灾。上至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下到市井文化、厕所文化……教授谈文化、企业谈文化、学生谈文化……各个阶层似乎都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文化一时间成为了压制别人、提升自己的金字招牌,而文化本身也仿佛变成了应对一切的万金油。

  那么,文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独立体现?它的最终依托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发展里它有着多厚的底蕴和多大的张力?我想,这些问题是进入文化,也是走出文化的关键。

  我常想,健康、独立、本真的文化体现究竟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难道读几句唐诗宋词就叫文化?难道挥几笔中国画、毛笔字就叫文化?难道行走乡间了解一些民俗风韵、置身象牙塔里阅遍书册典籍就叫文化?如果文化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些细枝末节上,那么文化原本的内涵气韵就会萦弱许多、逼仄许多。当然,这种细枝末节的精神追求也有其合理地位和积极作用,但它并不是体现文化的最终确认,而应是进入文化本真的门径之一。

  当然,既然说到门径,就无可避免的要承认追索的必要。但怎样的认识它,其实不重要。因为文化就是生活,起码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因为有了文化则变得厚实、有趣,而文化本身也是生活长久的酝酿和积淀。就像一条大河,生活是河床,文化是河身,河床是河身的依托,河身则是河床的体现。所以文化如果一味的净化自己,导引人们搜奇猎险、蹑空步虚,也就没有了其存在的价值。

  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感性范围,有着普施、教化的作用,是人类人本情怀的一次次凝聚、人性世界的一次次升华,从而又回归到日常平凡的生活里,融进人类社会的角角落落、点点滴滴,以使生活变得更精致、社会变得更完善。但面对文化本身的自然体现,我们有没有必要将其析出?面对人类鲜明的人性拔越,我们有内有必要执着的固守、单一浅显的人为描摹?

  余秋雨先生曾说人的最高贵之处就是生命力的体现,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一个人不管是知识分子、体育健儿、影视歌星还是工人农民,真正能够体现自身活力,做到生命的有意识的释放,把自身的生存状态展露的无比酣畅就已经完成了平凡向高贵的转变。在这一伟大的转变中,文化的固态和液态层面只能是实现生命拔越和勃发的积极引导因素。如果在一些文化面前,生活变得更凌乱、生存变得更艰辛、生命变得更昏暗,时间变得紧迫、空间变得逼仄、人间变得冗杂,那么这个文化也就到了终结。

  文化的概念很大,我们不妨投机取巧、避实就虚。对文化的整体追索其实最终只会走入虚无,而对其细枝末节的深讨,也许是对其最好的认识和追求,反而能够促进文化的整体转型。比如,我们所做的一些设计,里面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信号,仿佛一有了这些文化信号就会使作品上升一个档次,好比野狐禅进了大雄宝殿,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其实,究根揭底,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不确定、缺少底气的外在体现。我们应当知道,一件事物之所以有了极大的可观可用性,也就具备了人文气韵,而人文气韵的产生所造成的外围拓展,也恰恰是内在文化的一种体现。

  文化当然需要传承,更有一些非要保持原样才能德被后世。但一味的陷身文化,终究会被文化所淹没。因为文化本身所面对的是一整个人类社会和精神,而人却要从中认清它的面目,非要亮出照妖镜,将其打成原形,逼出救命神丹,这种势必造成了一种对文化的强加。而刻意的描摹和求索,也必然削弱了文化自身的张力,促使文化僵死。就像祖辈盖了一间房屋传给父辈,父辈欣然接受,因为环境变化还不太大,父辈的亲戚朋友也就多少认可一番。而如果父辈再传给子辈,子辈令其依然如故,还不修葺。那么,古朴、素然当然是有了,但总也免不了周围人们的讥讽和嘲笑,即便没有这些,也多半是败垣残瓦、漏雨通风。

  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当然有其本身的地位和作用,而正因为其有着这些地位和作用才是其之所以叫做文化的原因。当一种文化一旦衰落或消亡,它的"文化"头衔也随之卸去,即如人的身死灵灭一样。因为它的消亡也就说明了它对人文社会精神教化作用的丧失。而这个作用的丧失,也就说明它的文化属性已经不存在。

  所以,我们何妨坦然、大度一些。不要怕文化经受太多的风雨,不要怕它沦陷,不要怕它消亡。因为要去的一定要去,该来的一定要来,就让社会自己裁夺,就让文化洒脱的来去,毕竟社会的传承必定在深层构架上要求着文化的传承。而我们只要做好本身的事功,也就行了。为文化而文化,只会增添文化的冗杂和暧昧,只会令自己痛苦、彷徨。相对于文化来说,人类社会的生命力体现比它要高贵的多,而生命力的完美体现,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促进,两者并不矛盾,相反,是相辅相依、彼此呼应的。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