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一部控诉血泪史(2)
时间:2013-09-13 10: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成兰 点击次数:
导演手法上,冯小刚在片中设置了几个亮点,那就是老范家在逃亡路中“新生的孩子”,虽然这样三千万人的大逃荒中见证了太多的死亡,一家人的支离破碎与死去足以让老范崩溃,对于这个孩子的象征性蒙太奇不言而喻,他象征的不仅是一个新生的生命,还有希望,最终死于襁褓中,希望的湮没和老范的绝望让他开始在逃荒路途中往回走,也许是导演的特别设置,让老范与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变成相依为命的亲人,这样的一个结局让原本的遗憾多了一丝慰藉,另外片中《时代周刊》的白修德在深入灾区时被抢了饼干和驴,却独独保护的相机在片中起着揭示真相与事实的作用,相机作为媒介的承载体,拍到的相片是掩盖后的事实,此处的象征性蒙太奇用相机在片中的作用,隐喻了此刻观众在看到作为载体的屏幕上真正的《1942》。显然这里对于相机的象征性蒙太奇隐喻的不仅是现代媒体的承载体,更是揭露真相的工具。
冯小刚的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调侃”,也就是取消生存的严肃性,当然《1942》是个例外,显然《1942》存在的黑色幽默并不是影片的主体,反而更多的是一种严肃的沉重感,这一段带着浓重的炮火和尘土味道的历史终应是被铭记的,虽然片中有令人发指的行径,但是导演并不是想利用影片来激起民众的仇恨和愤怒,而是用影片所承载的内容来还原人们心中已经被磨灭的事实,无论是对日军轰炸民众的镜头,还是蒋介石面对灾情冷漠的场景,这些客观的记录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正视战争与灾难的宽容态度,如今处在物质丰裕时代的我们也许很难再与电影产生共鸣,看着屏幕上的那些“天灾”“人祸”,能有多少感想不得而知,虽然在《1942》上映的第一天就和闺蜜抱着冲着冯小刚去的态度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在看完后心情无法用言语比拟,只记得后来对所有的人评价这部电影时都只能说:心酸。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