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3 14: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admin 点击次数:
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靠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整座城东西长770米,南北宽750米,分上、中、下3街,皆以石铺道,自城东始,从城中部穿城而出。四周城墙以石砌墙脚,上为土墙,城墙基宽1米左右,残墙高1米左右。
在土司城东北角高坡上,并列有明代土王夫妻陵墓。整座墓为全石仿木结构,饰有各种几何图案、花卉、鸟兽浮雕,显示了当时的石雕工艺水平。唐崖土司的历代土司王,都没有在墓碑上留下姓名,这座土司墓亦如此,而其妻田氏的陵墓则立了石碑和牌坊,石碑上书写着“明显妣诰封武略将军覃太夫人田氏之墓”。田氏夫人派人向汉人学习养猪、种桑蚕等故事,当地人世代相传。
唐崖土司曾是咸丰三大土司之首,覃鼎是其中不乏文治武功者之一。明朝天启年间,他奉命征讨川南的樊龙、樊虎、奢崇明、奢社辉等叛乱土司,大获全胜后,明熹宗赐建一座功德牌坊,亲笔题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以示嘉奖。至今,高6.8米、通宽8.04米的石牌坊依旧巍然矗立,全石仿木结构,正面刻“荆南雄镇”,反面刻“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樵耕读”、“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融汉文化与土家文化于一体。
在唐崖河畔有桓侯庙(张飞庙),一个罩马亭下,有一对工艺精湛的石人石马,左右并立。马以整块石凿成,配以鞍、镫、辔、衔,两侧各立身穿铠甲的武士。相传是田氏夫人为纪念丈夫覃鼎的战功而建。
湖北鹤峰容美土司城遗址
在《桃花扇·本末》里,孔尚任曾赞誉容美土司城“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既赞美了容美土司所在地如世外桃源,又道出了此地的险阻。
容美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鹤峰县容美镇东10余公里处的平山寨上,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容美土司先后设立了中府、爵府、东府、南府、西府、北府等治所,中心治所多次迁移,因而历史遗迹分布比较分散。目前这里保存有屏山爵府、中府、南府、万人洞、万全洞、晴田洞等遗址。
明清交替之际,第十三代容美土司是田舜年。他归顺清朝,受到康熙帝召见,开西南土司之先河。他将儿子田旻如送往京师国子监学习,提倡学习汉文化,通诗文,编纂《田氏一家言》,著述有《白鹿堂诗集》、《容阳世述录》等。
屏山爵府遗址在容美土司遗址中最具代表性。屏山地形狭长,四周险峻,曾有8代司主在屏山营建了规模宏大的爵府等建筑群落,遗迹遍及整个屏山。目前尚存万全洞、寨洞等洞府建筑,司署、街道、大堂、中堂、“山高水长”摩崖石刻等建筑遗迹,以及与土司军政活动有关的箭牌、阅台、天牢、地牢等遗址。
容美土司遗址上有万全洞、万人洞、晴田洞三大洞府遗址,皆是土司的战争防御设施。
万全洞在一道悬崖上,洞高60多米,宽40米,洞长50米,田舜年修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因其险要,取名万全洞。现洞内残存有部分墙基,两边洞壁上还能见到残存的柱洞。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土归流”时,末代土司田旻如自缢于此,结束了容美土司的统治。
万人洞洞口高25米,宽20米,呈椭圆形,是田舜年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年营建的“磐石重城”,是保留最完整的土司遗址。晴田洞位于太平乡大寨山西侧峭壁上,因田舜年曾于洞外壁题写了“晴田峒”而传名。洞外壁还有他撰写的“晴田峒记”和“捷音者叙”摩岩石刻,记述了营修此洞及大败永顺、散毛诸土司于晴田峒外的经过。
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土司将洞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些洞府拥有行政、祭祀、藏兵、藏粮、藏书等多种功能,承载了深刻的人文痕迹。
清代诗人、戏剧家顾彩曾受田舜年之邀游屏山,他慨叹:“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
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出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名列其中。
海龙囤土司遗址位于遵义市老城(播州宣慰司司治所在地)西北约15公里的龙岩山巅,规模约5平方公里,因其险绝,《明史·播州宣慰司传》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播州,是中国西南部古地名,大致以今贵州遵义为中心。唐朝中后期,播州多次沦陷于南诏。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太原阳曲人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自立为主,成为一个世袭的家族政权。从实行羁縻制度的唐朝末期开始,历经宋、元、明各朝,杨氏在播州的统治共传二十九世,历时725年,其中土司制度在播州延续300多年。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