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14 09:2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 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享受的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装饰性绘画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了公共场所与家庭生活中。如何能更好地理解装饰性绘画,熟练地运用其绘画技巧,完整地表现其形式美,创造出更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是需要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去长期钻研的。
关键词:装饰画;要素;基本风格;发展
一、装饰性绘画的概念
装饰性绘画(Decorative Painting),也称为装饰画,是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花卉题材、人物肖像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等。
二、装饰性绘画的发展
在我国的绘画发展史中,模拟、写实与装饰、变化两大造型手法始终并存发展。新石器时代彩陶模拟写实的鱼、鸟、舞蹈人纹,十分接近自然物体,大多数手绘不规则的几何纹是在写实基础上,简化、夸张、变形而来;商代青铜器的各种神龙、四羊尊等也都是通过模拟实物而综合形成的一种抽象;到战国时期的木俑、漆器、帛画艺术,秦汉时期瓦当四神、画像砖石中的形象,以及陶俑,唐代的佛像雕刻、敦煌壁画,明清的版画、工艺品等,无不是模拟、写实与装饰、变形法反复交替使用而创作的,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装饰画风格,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装饰画内容的表现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以意生象、以象生意”的过程,即根据内容创造形态,通过形态传达内容;题材很丰富,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装饰构图三要素是装饰画的关键。好的装饰画,可以通过其视觉形象传达信息,进行超越地域、民族界限以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交流。
三、装饰性绘画的特点
装饰性绘画从本质上讲是绘画的一种样式,因此必须与装饰功能相适应并受到工艺材料和制作条件的制约。装饰性绘画借鉴和吸收装饰的形式美,赋予画面更多的装饰元素及形式的规律,创造出一种理想色彩浓厚、主观意识突出的形式风格。具有画面简洁、色彩新颖、造型有趣的特点。
不似之似的造型观:不似——极端个人化的形式写生,客观的作品变化和创造,主观不违反规律,不失去本质,符合人们心中的常理,恰到好处。
装饰画要具有适应性、工艺性、装饰性、程序化和夸张性,要有它独特的语言和词汇,从基本的形式和色彩上进行学习研究,合理的运用排列、重复等图案的相关知识,能够对物象进行选择和概括,表现本质,突出主次,形式上要敢于打破常规,可以将多种材料进行结合,要善于运用各种肌理的效果,恰如其分的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最终求得其装饰效果与表达效果。
四、装饰性绘画的要素
装饰性绘画的三要素是造型、色彩和构图,其表现效果就是通过各元素之间相互配合呼应而表现出来,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创造出既有形象美,又有装饰意味的艺术作品。
1.造型。装饰性画习惯用线条造型,线条作为最古老最基本的艺术词汇,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线条以及线描艺术具有了最明确、严谨地把握造型特征的素质。尤其在中国绘画中,线不仅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而存在,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装饰美感。现代装饰性绘画从中国古代中国线描汲取到充满着表现力的线条,当看到一些著名大画家的作品时,比如毕加索和梵·高,我们都会被其中流畅、自然、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所吸引。
2.色彩。装饰性绘画在色彩运用中十分强调色调与层次。简单的说,也就是色彩的明确与清晰。色调不是色彩的简单划一,而是对色彩总体关系的把握;层次不是色彩的机械分割,而是色彩空间有秩序的推移。装饰性色彩的表现,有别于一般绘画所常有的写实性色彩表现,它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觉,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
所以装饰性绘画中对色彩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色彩语言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可借鉴中国传统和民间装饰色彩,吸收其中有利于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
3.构图。构图就是画面的整体结构,无论是装饰性绘画还是写实性绘画,都有一个画面构成形式问题,理解装饰性绘画的特征是抓住装饰实质、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在画面结构方面来看,分为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平面结构是平面空间的分割,;立体结构是画面纵深空间的分割,在有限之中要体现无穷。从绘画的造型特征来看,首先表现是秩序化,在创作过程中,应力求使形象构成因素排列组合有序,使之规则化、程式化、条理化;其次是单纯化,装饰造型要抓住两个要点,简而变——“简”就是概括和简洁,“变”就是夸张和想象。
此外,装饰性绘画还要注意装饰情味、虚实相应的想象和细节刻画,更要培养解决矛盾的艺术处理能力。
总之,装饰性绘画在原始绘画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装饰画,都体现着作者的匠心与技巧,体现着作者的感情与想法。
参考文献:
[1]许恩沅.论装饰图案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关岩.浅谈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艺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3]胡可夫.装饰画“变”之浅议[J].艺术教育,2008().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