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浅谈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时间:2015-08-11 10:0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家齐 点击次数: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受到空前欢迎,掀起收视热潮,引发学界、业界及公众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新尝试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现状进行概括、梳理,结合近年我国电视纪录片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发展的问题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发展现状;趋势

  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似乎长期属于小众的审美产物。相比近些年获得长足发展的竞技性真人秀栏目,电视纪录片一直都没能引起公众足够的热情和兴趣。

  20世纪90年代,电视纪录片或带有纪录片特点的电视节目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纪录片逐渐淡出主流电视观众的视线,与都市、城乡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快餐化的审美体验相适应的电视剧和娱乐性综艺节目确立了统治性地位。

  尽管近年来,依靠大手笔的投入和精良制作,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故宫》等,但这些作为行政意志体现或意识形态挂帅的作品毕竟难以成为高度市场化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常态,无论题材、主题还是市场投资回报,这些有着宏大叙事和主题、不求回报制作精品的电视纪录片作品在收视率为王、广告收入决定生死存亡的电视节目市场中,还是显得颇为另类。与绝大部分纪录片的默默无闻相反的是,近年的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不仅在电视上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引起了一股视频下载热和讨论热,微博、贴吧、博客,到处都在谈论《舌尖上的中国》,甚至还超脱节目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引发了一系列衍生词汇,如舌尖上的大连、舌尖上的爱情,舌尖上的粤剧等。《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外的电视纪录片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我们又能从《舌尖》一片中窥见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哪些趋势?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一)成功的选材,贴近生活,关照现实

  和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庄严、厚重的选题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把目光投向老百姓日常生活,以近乎原始形态的影像素材来构建叙事结构,展现个人化的生活日常,达到蕴含具有人类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它拍摄美食,拍摄的不是名厨大餐,而是普通人的家常饭,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在选题平实又贴近生活的同时,它也有背后深切的现实关照,是对中国目前广泛讨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回应,这部电视剧的播出唤起了人们心中最朴素的情感,唤起了人们记忆深处的传统美食。

  (二)精彩的文案,敬畏自然,彰显人文

  《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其生动、精彩又无时无刻不彰显出人文气息的文案让纪录片的观众产生前所未有的时空同步感,“诗意中不乏朴实,细腻中不失粗犷”。比如“几千年来,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这样流畅练达又富有人文气息的文案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面香中。

  而文案的出彩之处不仅仅在于恰到好处的诗意叙述,还在于文案所展现的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在第一季第一集当中,介绍职业挖藕人的片段有这样一句解说词:“藕是一种饱含了人工劳动的自然食材,因此附加在藕身上的价值要比其他蔬菜高。”这句话科学的表达却充满感情,使人们意识到藕的珍贵;在第一季第三集当中,介绍豆腐的制作过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解说词:“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自然又准确地传达出这种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1]。这样的语句随处可见,这种人文意识与文化传统的传达,成功地打动了观众。

  (三)剪辑的高超,碎片化的拼贴,故事化的穿插

  《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纪录片稳重、均衡的节奏特点,采用了更加活泼、更富有张力的剪辑手段。不同地域的美食、美食食材原料的生长和制作、故事主人公的生活,陈述上采用的碎片化拼贴剪辑方式也是其亮点之一,叙述支线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大跨度和强烈对比,不同地域味觉审美和饮食文化差异的,打破了传统美食的节目叙述流程,镜头节奏轻快、画面信息丰富,富有动感。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平均有超过800个镜头,远超国内纪录片的平均水准。

  该片多次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来控制叙事节奏、制造悬念。它的每一集都有好几个故事合成,这些故事穿插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观赏性。它被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评价为:“全片基调优美清新,具有国际范,堪称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一个新标杆。”

  (四)技术的先进,高清的拍摄设备,国际化的标准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前后历时1年半,整个制作阶段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入了水下摄影、微距摄影等先进的拍摄手段。与国际接轨的制作水准使该片用真实、鲜活又富有美感的试听语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审美体验。高技术设备的投入及高超的拍摄技术使得该片画面清晰、唯美绝伦,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同时也达到了国际化的规格,这也为该片的对外输出铺平了道路。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及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在市场的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的成功毕竟只能说是一个孤例。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一直乏善可陈,与国产电影的处境颇为相似:数量多,质量低,影响力弱,缺乏观众和市场。最近几年偶有优秀作品出现,并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偶尔的成功并没有改变电视纪录片根本的生存处境,在这一点上,电视纪录片的处境又不如国产电影:国产电影每年至少会有几部叫好叫座,但是电视纪录片叫好叫座的情况则堪称稀有。

  从题材内容上来看,目前,国产电视纪录片以人文历史题材居多,主流文化纪录片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目的,宣教型纪录片在我国纪录片中占据着一定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严肃类的纪录片逐渐被边缘,精英文化纪录片阵地一点点缩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电视纪录片开始出现情节化趋势,比如《大明宫》就有演员参加演出。牛寒婷认为,这也是一种风格创新。无论是拍纪录片还是故事片,风格都应不拘一格。也许,为了保证一定的观众,免得电视纪录片落入一种孤芳自赏的境地,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创新作品风格,精选题材内容,调整角度,改变旧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避免落入俗套。 

  从数量上来说,2012年,国产纪录片产量比2010增长了三倍。其中电视、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省级制作机构的纪录片生产总量达到了3000小时,2010年的产量约1000小时。2012年主要电视台相关频道首播国产纪录片总时长达1万小时,时长比2010年提高了3倍多。

  从影响力上来说,高制作量和播出时长并未给中国纪录片带来理想的收益,这些纪录片大多都只放映一次便悄然下架,在放映的时候收视率低,放映之后也很快被人遗忘,根据来源,中国纪录片市场产品可分为三种类型: 国内机构自制、从国外片商引进译制包装和国外供片商直接供片三类。其中国内机构自制约占总数的71%,从国外片商引进译制包装约占总数的22. 6%,国外供片商直接供片的纪录片约占总数的6. 4%。

  令人失望的是,国内机构自制纪录片虽然数量占优,但大多仅限于在地面频道小范围地一次性传播。外购包装纪录片与国外供片商直接供应的纪录片虽然只占30%的份额,但大多是高品质的优良作品、传播层次覆盖全、范围广、频率高,具有更强的市场价值,影响力不可低估[2]。

  从受众关注程度来看,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的固定观众从2700万增加到4200万。这其中,《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不可忽视,如果不能吸取该片的成功经验,生产出更多既贴近受众,又受市场欢迎的纪录片,很难说现有的观众规模能否在未来继续维持。

  从制作机构背景来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对国家的依赖性很大,一般这些作品多以国家打造为主,独立电视纪录片制作机构虽然存在,但是生存极为艰难,受资金限制,很少有佳作,而这几年电视纪录片领域里出现的几部比较好的片子都是央视花巨金打造的。除了央视,也有其他的机构制作电视纪录片,但是总体来说实力都无法与央视相提并论。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总体发展现状可以说是乏善可陈,而这也跟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和产业中一种作品和产品出现并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以下这些问题息息相关。

  首先就是内容主题狭隘,整体上呈现精英化和贵族化的特点,缺乏对社会生活命题的观察、思考。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中,相当一部分是承载了意识形态的宣传作品,用以宣传国家形象或传达官方所推崇的思想,如2011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出的《人物篇》,或是一些历史文化性的东西,如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样的题材看似“高大上”,但它却避开了对日常生活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纪录。因而,纪录片的内容选题难以引起普罗大众的共鸣,缺乏了普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也就难以获得市场层面的成功。

  而同时,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内容上相当的精英化和贵族化,这本来就与我国国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素质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电视纪录片中有相当一部分纪录片是社会学、人类学等内容的,还有部分相当晦涩的考古、医学方面的内容。这类内容题材的纪录片,天然地将其受众限定在接受国高等教育、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兴趣的小众。而这类纪录片往往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制作、拍摄。这形成了一种自我欣赏的封闭怪圈。这也造成我国拍摄的纪录片很难为普通的电视受众所接受,造成制作发行和市场回报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再次,从制作播出的体制来看,我国电视台的传统是制播合一、自产自销,行政区域条块分割,而纪录片相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言,其市场化程度很低,几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相比起市场回报更快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纪录片很难再市场化的条件下难以获得制作机构的大幅度投入,而社会资本投入的不足则使得中国纪录片陷入低成本投入——低质量生产——窄范围传播、低收视率影响——低回收的恶性循环。

  作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制作的中坚力量,中央电视台在纪录片制作上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其纪录片产品市场化程度极低,未能发挥推动市场发展的主导作用。制播合一的体制带来的是市场动力微弱,资本运作不畅,产业链不完整,纪录片资源的整合受到限制,难以出精品。

  央视和各省级卫视纪录片频道的相继开播扩大了纪录片的需求,为市场化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但其实际效果和对市场的推动作用还有待现实的进一步检验。

  三、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趋势预测

  (一)拍摄剪辑理念变化,节奏明快化

  传统的记录片不受普通观众欢迎,在内容呈现上主要是因为冗长的叙事、沉闷的气氛、缓慢的节奏,不符合观众的观影快感。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少有观众喜欢这样的节目。改变传统的拍摄剪辑理念,代之以一种明快的节奏,迅速的变化,多角度的叙事,故事的穿插是现在很多纪录片制作者的一种共识,尤其是在《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后,很少有人会无视新的创作理念。

  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这是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内容呈现方面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唯有如此,电视纪录片才能够为观众提供多样的审美体验,也更加贴合观众对于纪录片本身的期待,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变化的实际。

  (二)有人物参演,呈现出情节化

  传统电视纪录片由于对“纪实”和“真实”的高要求,使得纪录片对“表演”是严厉地排斥的。而纪录片同时也缺少情节,比如《英与白》,全片几乎就没有情节,而只是一种单纯的记录,这使得我们长时间的只看到一个动作。

  这样除了专业人士,绝大部分观众看上去都会出现视觉疲劳,会觉得片子沉闷枯燥。而《大明宫》这个片子已经有人物开始参演了,《舌尖上的中国》也有很多情节,每一集都由多个故事串联起来。所以笔者认为,人物参演、情节化是我国国产电视纪录片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三)选材关照现实,生活化平常化

  电视纪录片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的生活,关心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普通人才愿意去观看。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也是电视纪录片获得收视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创作者关心的是谁的生活便决定了谁来关心你的片子。而以往一些纪录片不受欢迎也是因为它们脱离了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最终只能导致孤芳自赏。因此笔者认为,选材关照现实,把纪录片从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生活化、平常化是未来电视记录片发展的一个趋势,《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证明。

  四、结 语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从内容题材、制作播出到市场化运作,仍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内容选题过于狭隘、制作播出体制陈旧、缺乏活力,整个产业链条还没有建立起来,市场化程度颇低。虽然近年的播出数量和渠道呈现明显的增长,《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引发学界、业界和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当《舌尖》的热潮逐渐冷却,客观分析,便会发现我国国产电视纪录片仍然存在制作、政策和市场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舌尖上的中国》究竟是会开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新时代,还是和之前引起轰动的其他纪录片一样,成为难以被引鉴和复制的昙花一现式的作品,还有待时间的回答。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示范效应,会让我国电视纪录片从内容选题、创作理念,内容呈现到技术标准都发生着积极的改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的标杆[J].当代电视,2012(8).

  [2]李峰,卢灿烽.浅析《舌尖上的中国》带给纪录片市场的成功启示 [J].新闻联播,2012(7).

  [3]李军辉.从《舌尖上的中国》探讨纪录片的选材[J].大众文艺,2012(15).

  [4]王臻青.国产纪录片两年增三倍[N].辽宁日报,2012-12-17.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