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26 09:4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以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的特征为研究视角,以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把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的特征与其它乐器演奏俄罗斯民歌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力图为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的特征提供参照。本文认为手风琴的音色,及其各种演奏技巧都能最大限度地诠释出俄罗斯民族风情,最大的特点就是手风琴能够完美地表达出俄罗斯浓郁的悲情色彩。
【关键词】手风琴俄罗斯民歌完美结合
在世界手风琴发展史上,俄罗斯手风琴艺术的发展道路是值得注意的。众所周知,手风琴在俄罗斯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俄罗斯民间乐器。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但能够演奏出单一的横向线条的美妙旋律,还可以演奏出纵向立体化的多声部音乐。手风琴带有宏大的音量,以及多样的音色可供演奏者选择变换。其蕴含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右手手指的触键与左手风箱的处理的巧妙结合,则能够演奏出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乐曲,这是有别于其它乐器的显著特征。由于手风琴的键盘和贝司均可奏出多种丰富的和声,因此,它可以奏出和小型乐队一样的演奏效果。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19世纪的民族主义思潮,激活了这个古老的民族,让其文学艺术踏上了新的征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发展树立了丰碑。从19世纪以后,许多作曲家都热衷于将俄罗斯民歌的旋律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俄罗斯作曲家致力于将本民族的音乐素材引入其创作中,同时也利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巧,使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地位中得到明显的提升。本文则是为了研究在俄罗斯艺术发展史上,手风琴是怎样与其融合并形成特征的。
学界曾经有专家指出:当今西方化的手风琴音乐看似在提醒我们世界音乐趋同的局面,然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被世界音乐趋同的潮流吞没,成为西方音乐强势的附庸。①笔者同意这位专家的观点,俄罗斯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俄罗斯的手风琴音乐以人民大众为基础,因此,其音乐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表现俄罗斯民族的手风琴音乐中,有许多作品都通过其民歌旋律的引入将俄罗斯特有的浓郁风情很好地表现出来,这些民歌正是当代社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音乐结晶。在俄罗斯,手风琴早已经成为不能被其他乐器所替代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乐器,并顺应了民族性的时代特征。②笔者认为手风琴在众多乐器中最能成功地表达出俄罗斯的风情。那么,手风琴演奏的俄罗斯民歌有哪些特征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些特征呢?
一、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谈到《俄罗斯主题变奏曲》,就不得不提一首俄罗斯民歌《黑眼睛》。因为《俄罗斯主题变奏曲》中的主题就是这首民歌。《黑眼睛》最初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作家叶普根尼·格瑞比昂卡(1812~1848)创作的一首爱情体裁的茨冈歌谣。1884年,据说是作曲家维尔特奈尔以圆舞曲的形式为它谱上曲。这首民歌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从二战到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只要有人拉起手风琴,人们就会想起它,从歌词如“噢,怪不得你们如此深邃漆黑,通过你们看到了对我灵魂的哀悼”中可以体会到战争给当时的俄罗斯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歌词里的每个字眼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悲情色彩,让人联想到卫国战争时期,俄罗斯青年为保卫祖国远走他乡而不能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的场景。这首民歌后来成为在欧美各国中知名度仅次于《伏尔加河纤夫曲》的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强烈浓郁的民族特性。在俄罗斯民歌中总是弥漫着忧郁的气氛,浪漫的气息。这一特性一直沉寂于它的音乐文化脉络中,在任何时期的民歌中都显现了出来。③民歌《黑眼睛》也同样富于这个民族特性。而《俄罗斯主题变奏曲》就是以这首民歌《黑眼睛》为主题,并通过对该主题的变奏以及手风琴的演奏特性使其感情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它是俄罗斯民歌与手风琴成功结合的的产物。
二、浅析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的特征
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是德国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沃斯纳创作的。他在国际手风琴界享有很高的荣誉。他的演奏气势宏伟,对音色的控制和变化得心应手,风箱运用自如,是德国手风琴学派的出色代表。他根据俄罗斯民歌创作出的手风琴曲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更近了一步。
三、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的风格特点
(一)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的作品分析
作曲家鲁道夫的创作向我们有力地证实了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不仅完全可以胜任,而且其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他在创作《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时,充分利用手风琴的特点,使其巧妙地与俄罗斯民歌《黑眼睛》相融合,抒发了俄罗斯人民的情怀。这首曲子为变奏曲式,首先引子部分用简单的主题动机以模进的方式进行连续的两次变化重复为开始。采用抒情优美的俄罗斯民歌作为主旋律,而后以此作为固定的乐思,在此基础上展开宏大的畅想,出现了多次变奏。这些变奏或低沉,犹如一个不幸的人在陈述自己悲惨的经历;或高昂,仿佛俄罗斯人民在激烈地表达誓死卫国的决心;或轻快,使听者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在面临悲伤时的积极心态;或舒展,好似俄罗斯青年男女在战争时代的相互思念。作曲家在变奏中采用音色的变换、节奏的伸缩、速度的对比、和声的不同配置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基调,并加入华彩乐句、柱式和弦的八度大跳、无穷动等创作手法来不断强调主题,把音乐一层一层推向高潮。这些变奏利用手风琴各种特点的演奏既让曲子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又不断升华了乐曲的主题,充分表现出俄罗斯的凄清与唯美。这些变奏利用手风琴的这些特点既让曲子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又不断加深了乐曲的主题,充分表现出俄罗斯的凄清与唯美。
在和声方面,这首乐曲主要使用三度叠置的传统的功能和弦,减七与属七和弦的加入使和声更具有色彩性,从而使乐曲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调性方面,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转调、离调。
(二)手风琴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的演奏技巧
为了表现出俄罗斯风情,手风琴在演奏方式和技巧上也要顺应俄罗斯民歌的特点。这首乐曲的引子由两个大乐句开始,需要把风箱分别向外拉再向回推,连续做两次,利用拉、推风箱出现的气流产生强大的音响,从而营造高涨的情绪。主题第一次出现时以缓慢的速度和轻柔的音色进行,仿佛是在叙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又仿佛在低头沉思。随后的第一次变奏中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丰富的和声,使其听起来更加饱满,并且情绪变得稍微热烈而富有激情,仿佛一个人在放声歌唱一样,与主旋律形成对比。演奏时有大段的和弦转换,应注意处理时不能带有杂音。第二次变奏中的八度双音与和弦要演奏得坚定、饱满,随后紧跟的上下行快速音型要演奏得平均、自然、轻快,富于流动性,需要手指迅速的触键,手腕要放松。而在变奏4,演奏活泼的快板,以无穷动的形式进行变奏,右手手指要灵活,指尖要突出,力度要合适,触键声音干净,好像俄罗斯舞曲一样欢快。变奏6全部以琶音方式进行,主旋律藏在了这个乐段每小节的第一个音符,演奏者需要带动手腕熟练的在键盘上轻而快地来回弹奏琶音,并突出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符,从而再现主题,这种波浪式的律动仿佛是流动的小溪,隐藏在其中的主旋律的音符好像阳光照射下的水滴,融在小溪中不时地出现。后面的华彩乐句需要清晰流利地弹奏出上行和下行,并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乐段,由柔和轻快换为静谧的氛围。而在变奏7中,右手在保持同一个声部时出现半音阶短句,每句以轻巧平均的轮指结束。演奏时要注意每个乐句的音乐起伏,音量由弱到强再回到弱。接下来在变奏8中,右手无穷动式的演奏要求颗粒、干净,同时突出旋律音。
此外,俄罗斯作曲家鲁道夫·沃斯纳运用手风琴音色可变换的特点来进行创作,手风琴具有带各种音色的变音器。在这些变音器中有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大管等多种音色。作曲家鲁道夫·沃斯纳在他的这首手风琴作品中巧妙而贴切的运用了音色的变换,来表现出不同乐段的情感色彩。如演奏主题部分使用了单簧管的音色,使乐曲进入了一种宁静的悲伤的氛围,而快板部分则使用小提琴的音色,清脆的音色和快速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像舞曲一样。音色的变换,使听众像看戏剧一样对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由此可见,俄罗斯民歌那独特的旋律和多样的变奏就通过手风琴自如而成功地表达出来了。
俄罗斯的民歌旋律总是在抒情中夹杂着一丝丝悲伤,在浪漫中夹带着一丝丝忧郁,让笔者听后脑海里总能浮现出纷乱的战争、爱人的离别、秋天的落叶、冰冷的小河、孤寂的小船等等情景,笔者知道这些民歌可能讲述的并不一定是它们,但那伤感的旋律总是自然地把我带到这些情景中。笔者曾经听到过许多像钢琴、小提琴这样的乐器演奏俄罗斯民歌,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但笔者认为没有比手风琴更能完美地表现出俄罗斯民歌了。手风琴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变的音色可以演奏出或明亮欢快或暗淡悲伤的旋律,伸展自如的风箱可以加强表现出俄罗斯民歌旋律的优美,丰富的和声可以表达出各种微妙的悲伤的感情色彩,左手的贝司通过手指的触动可以抒发各种带有俄国风味的人文情怀,还有它方便携带这一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风琴把我们带到俄罗斯的城市和乡野之中,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到那个生死别离的年代,体会那具有俄罗斯异域的风情。笔者认为这是手风琴演奏俄罗斯民歌最大的特点。
四、结语
经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笔者认为手风琴是最能表达俄罗斯风情的乐器,俄罗斯民歌如果离开手风琴就很难最大限度地使其得到很好地诠释,手风琴就是这样既把俄罗斯民歌的浪漫唯美表现出来,又展现了其特殊的演奏技巧,将这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由手风琴演奏的俄罗斯民歌。手风琴的音色,以及各种构造都满足了表现俄罗斯民歌的需求,它的演奏性能也顺应了俄罗斯民歌的特征,最大的特征就是手风琴能够完美地表达出俄罗斯浓郁的悲情色彩。俄罗斯人民在努力寻求自己民族的文化标识,正是因为手风琴音乐顺应了俄罗斯民族的时代特征,才使得手风琴在俄罗斯深入人心。正如意大利人对声乐的贡献,俄罗斯手风琴艺术正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掀开一页新的篇章。笔者认为手风琴不仅可以非常成功地表达出俄罗斯民歌忧郁悲伤的气氛,而且可以由衷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不屈不挠的性格以及他们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声。
注释:
①克列姆辽夫:《论音乐艺术中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中音编译室,《音乐译文》,1959年第4期。
②张琴:《论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
③斯克列勃科夫:《论苏联音乐的民族特点》,中音编译室,《音乐译文》,1959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自强.手风琴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张琴.论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J].人民音乐,1998,(02).
[3]王树生.手风琴考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4][苏]克列姆辽夫.论音乐艺术中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J].中音编译室,音乐译文,1959,(04).
[5]世界手风琴史、中国手风琴史[J].乐器,2000,(03).
[6]斯克列勃科夫,中音编译室,论苏联音乐的民族特点[J].音乐译文,1959,(04).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