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14 13:4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许丽 点击次数:
美人赋在总体形式上受宋玉赋的影响较深,从《高唐赋》、《神女赋》一路发展下来,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描写、抒情模式,无论是神女类赋还是止欲、闲情类赋,都首先以穷形极貌地描摹女性美为能事,在此基础上抒发对女性的倾慕、爱恋之情,然而又总是有所阻隔、不能相通,留下无限惆怅,形成了倾慕--期望--无奈--抑情的情感模式。
一美人形象描摹的一致性
魏晋美人赋往往开篇定基调,对美女发出赞叹。然后描摹其形貌、仪态、神韵、品性之美。如:
夫何媛女之姝丽兮,姿温惠而明哲。应灵和以挺质,体兰茂而琼洁。方往载其鲜双,曜来今而无列。发朝阳之鸿晖,流精睇而倾斜。既荣丽而冠时,援申女而比节。
(应瑒《正情赋》)
美淑人之妖艳,因盼睐而倾城。扬绰约之丽姿,怀婉娩之柔情。超六列于往古,迈来今之清音。既惠余以至欢,又结我于同心。交恩好之款固,接情爱之分深。誓中诚于皦日,要执契以断金。
(张华《永怀赋》)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而秀群。表倾城之体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褰朱帷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陶潜《闲情赋》)
第一,形貌美。皓齿蛾眉,色若春华,体纤合度,服饰奇艳,顾盼流眄,仪止翩翩,是佳人的基本特点,也是男主人公企慕情感的基础。
第二,品性美。除容貌美外,赋家们也注重佳人的品性美。"聪惠"、"和良"、"纯洁"、"知礼"是赋家一致欣赏的品德。蔡邕《青衣赋》:"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代无樊姬,楚庄晋妃。"陈琳《止欲赋》:"允宜国而宁家,实君子之攸嫔。"阮瑀《止欲赋》"执妙年之方盛,性聪惠以和良。禀纯洁之明节,后申礼以自防。重行义以轻身,志高尚乎贞姜。"曹植《静思赋》:"性通畅以聪惠,行孊密而妍详。"赋家们以是否符合儒家之礼来看待所爱的佳人。一方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另一方面,这些道德性的审美标准给美人赋中"礼"的阻隔设定创造了前提。
第三,神韵美。内外结合,形貌美和品性美共同作用,衬托出佳人无以言表的神韵美,加之抒情主人公往往在梦幻状态中与佳人相遇,更加强了这种神韵美。神韵美不能用任何具体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因此赋家们尽量增强辞句的模糊性,像"婉约绮媚"、"神仪妩媚"、"气若幽兰"、"华容婀娜"等辞句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第四,唯一性。赋中的美女无一不是绝世无双的。宋玉曾评价笔下的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用具体的可比性来衬托抽象的无比性。魏晋美人赋则普遍地加大了对无比性的夸张。蔡邕《检邑赋》:"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陈琳《止欲赋》:"乃遂古其寡俦,固当世之无邻。"王粲《闲邪赋》:"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曹植《静思赋》:"卓特出而无匹,呈才好其莫当。"张华《永怀赋》:"超六列于往古,迈来今之清英。"谢灵运《江妃赋》:"单曩日之敷陈,尽古来之妍媚;矧今日之逢逆,迈前世之灵异。"这样的句子放在描摹美女形象之前或之后,对美的具体描摹起到了强化作用。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