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黄州时期苏轼的创作与思想(2)

时间:2014-01-23 14:1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龚程 点击次数:


  当苏轼还未自称东坡居士的时候,他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他华丽转身为苏东坡之后,浮名浩利对他来说已经是"鹤骨霜髯心已灰",他把"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看得非常非常淡,渴望将自我放逐在大自然的宽广怀抱中,让精神彻底解脱。
  两赋一词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艺术才情与文学思想在这三篇作品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曹孟德身为一世之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曾经是何等的气壮山河;周公瑾同样了不起,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曾经也是何等的辉煌!可是苏轼看透了,英雄豪杰又如何: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个人的生命在自然万物面前,是那么渺小那么脆弱,而自然却把最美的东西全部呈现在了世人面前。"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千年文赤壁,诗意当长存。来到黄州是苏轼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在黄州,苏轼写出了沉博绝丽的诗文,也让黄州这个地名绽放光彩。苏轼寻回自我的同时更是超脱了自我,他真正地成熟了,成为了一个胸怀坦荡大智大慧的真诗人。
  3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
  3.1茫然却不至绝望
  按照现在的说法,苏轼是高级知识分子,从他的多篇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始终是矛盾的。苏轼的达观纵然能够让他超然物外,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命运的接连打击总会让他产生感伤与彷徨。虽然有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打算,当苏轼面对仕途失意、亲人别离、幼儿去世时,他做不到绝对的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赠诗中,苏轼说:"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也会疲倦,会消沉,会在生活的重压面前产生"赋谪仙诗,追黄鹤"的想法,去到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
  再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的基调大气磅礴,其实也透露出一丝悲凉与无奈。苏轼以凭吊历史人物开篇,接着以重笔浓墨描绘江山的壮丽,战争场面的宏大,周公瑾的英勇风姿,但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像周瑜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淘尽",更何况我苏轼这个混迹于农民渔夫的平凡人!审视自我的时候,苏轼思考着自己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而他也意识到早生华发的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一面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面又发出"人生如梦"的叹息。
  梦是虚幻的,存在太多的不可预知。"梦中了了醉中醒","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因生活打击而遭受苦闷的苏轼会茫然无助,会借酒消愁,但他从来没有真正绝望,他仍希望在短暂如梦的人生中超越身上承载的所有苦难。
  3.2尚道尚佛,参悟人生
  黄州期间,苏轼的内心开始疏远儒家思想,日渐趋向佛老和道家思想,可以说,儒、道、佛三种思想是平衡地贯穿于苏轼的身心的。
  作于元丰七年(1084)的《安国寺记》记载了苏轼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苏轼发现自己是因为没有按照道家的思想行事才获的罪,若要彻底避免"惹是生非",修正自己,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心中有佛与道。"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因此,苏轼会造访安国寺,与寺僧交流心得,"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包括后《赤壁赋》中苏轼记载他梦见孤鹤与道士,都是他在道家思想中寻找寄托的体现。
  儒家走向社会而忽视人生,佛家走向内心而否定人生,道家走向自然而简化人生。积极进取时,苏轼以儒家思想为知己;失意时,又从道家和佛家思想中找到慰藉。当然,苏轼并没有因此逃避世事或否定人生,而是从佛老思想中寻觅一种不计进退荣辱、绝对自由的超然心境。苏轼坚守儒家文化,崇尚道家思想,又时常会回归到佛教中,他的身上有儒家的仁厚,道家的清净,佛家的悟性。
  乌台诗案的重创使苏轼这位大文豪摒弃了追名逐利的束缚,蜕变成一位参透人生的哲学家。对自己,他有如此一番评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在此,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苏轼是这样一位率性深情的本真诗人兼哲学家,为何会屡遭同为优秀知识分子的当朝官员的无情攻击?难道仅仅是因为苏轼性格的问题或者文人相轻?
  4结语
  黄州时期,苏轼的艺术生命与思想品格经历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整个人变得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圆熟了,这种成熟品格被余秋雨称赞为"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用真诚的诗文超越平凡的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自己正直的文化人格,找到愉快生活的理由,以睿智之心面对进退得失,了解一切之后宽容一切,纵然他的灵魂只能踽踽独行。这一点无论对于后辈们的文学创作,还是为人、处事、处世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感谢苏轼那些淡然和谐的优美篇章,拉近了我们与伟人的距离,给我们带来无限美的享受;同时要感谢苏轼的文学思想与人生态度,无论我们遇到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能够向他学习,争取给心灵找一个皈依之地。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苏轼.东坡乐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