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6 10:3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龙怀菊 点击次数:
面对陌生男子柳梦梅的搭讪,此时的杜丽娘惊喜万分,想要显摆显摆自己的才情,但是又担心此男子目的不纯,所以她才欲言又止。当柳梦梅对她表白说“小姐,咱爱杀你哩!”以后,并邀请她去那答儿讲话时,汤显祖描写杜丽娘当时的情态更是精彩:
(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扭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
此时杜丽娘尚未弄清柳梦梅身份,甚至连他姓啥名谁都不知道,面对陌生男子的幽会邀请,她竟然是“含笑”而不是被惊吓得马上呼喊家人或者逃回闺房。也许正是她这一笑的鼓励,柳梦梅竟敢去牵她的衣裳让其跟他走,杜丽娘对于柳梦梅的拉扯并没有感到自己被轻薄,甚至还低问柳梦梅去哪儿,去干什么。当柳梦梅坦言拉她去云雨后她也没有被吓跑,而是羞答答地欲拒还迎,最终被柳梦梅强抱去。通过细致阅读汤显祖笔下的这一段文字,我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社会就能出现如此开放的女子,而且还是养在深闺里的名门之秀。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时间是在1598年,距今四百多年了,但是他笔下那个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封建淑女与21世纪的现代女子比起来,其思想开放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纵观杜丽娘与柳梦梅从相见到最后有云雨之欢的全过程,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其实毫无所谓的爱情可言,有的只是情欲的满足与宣泄,这种说法在第二十八出《幽媾》里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这出戏的标题就是“幽媾”,意思就是私下里交合,并且文中杜丽娘也明确地说:“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她的要求仅仅是每天晚上能和柳梦梅睡觉而已,并未涉及感情的专属权。这种大胆追求情与欲的满足的行为是汤显祖所热情歌颂的,但是却是以程朱理学治世的统治者所极力禁止的。无论是世情小说如“三言二拍”与《金瓶梅》,还是民间文学《山歌》与《挂枝儿》,肯定人的正常情与欲都是其共同的文学思想。很显然,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也正是人之常情的“情”,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的满足,这体现了汤显祖抒写人民心声,为人民代言的平民文学观。
(三)刻画了下层人民的众生相
儒家思想自西汉以后就成为各朝统治者所采用的统治思想,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学风格也成为正统文学的标准文风。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在其文学创作时都秉承儒家温柔敦厚、严肃的创作态度。汤显祖虽然是一位极富才情的上层文人,但是他的戏曲《牡丹亭》却写出了下层人民的众生相。在这些描写中,最有力的是刻画了地位低下的婢女春香的形象;《道觋》一出里对紫阳宫石道姑身世的详尽描写;《劝农》一出中描绘劳动人民耕作图和田野优美的自然风光等。
《牡丹亭》中春香的形象虽不如《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丰满,但是在《闺塾》一出中闹学的主角却是春香。汤显祖在这里塑造的春香不仅活泼机灵,同时也展现了她作为地位低下的下层人民的浅俗与风趣。例如当陈最良说关雎这种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时,春香接下来的抢白让人忍俊不禁,她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对于春香所叙述的那件事的时间大可用“不知何时”四个字表达完整,但是作者却让春香用两个短句来说,这证明作者谙熟平民的语言习惯,因此塑造婢女春香形象也更加真实。春香将“雎鸠”理解为“斑鸠”,把“在河之洲”谐音为“在何知州”,汤显祖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春香的机灵与活泼,同时也增加了这出戏幽默滑稽的平民风格。《牡丹亭》除了对春香这一平民进行了细致刻画以外,还利用《道觋》一整出戏来描写石道姑。在整出戏中,作者紧紧围绕着她是“石女”这一特殊之处进行生发描写,写她被逼婚后因其“石女”之故而产生一系列滑稽的事,直至最后被小妾欺负甚至被迫出家。对于石道姑这个极度世俗化了的宗教人物,作者对她人生经历的极度细致的描写概出于迎合市民世俗审美的需求。如果说《闺塾》与《道觋》两出戏描写了滑稽世俗的平民形象,那么《劝农》一出则描写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形象以及幽美的自然风光,作者在此出戏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村耕作图。这幅图里有采桑、采茶的妇女,有耕地的田夫,有吹笛的牧童等,这里展现的是山野人家田间静谧祥和的幸福生活。作者通过对大量普通民众的描写,传达他关注平民生活与书写平民美好愿望的平民文学观。
(三)表现平民百姓市侩、滑稽的审美接受
《牡丹亭》是戏剧,是通俗文学,它的受众对象是广大的普通人民。因此汤显祖在创作此剧时就关注了平民百姓市侩、滑稽的审美接受,并在作品中进行了充分表现。在第三出《训女》中,当杜宝问及杜丽娘终日在闺房做些什么时,春香回答说“绣了打緜”,再问她小姐打什么緜,她说“睡眠”。在权威的老爷夫人面前,春香用谐音的方法说出了杜丽娘平时大白天睡觉的事,这是何等机灵聪慧的一个女子。这样描写不仅有助于刻画婢女春香的形象,同时也让观众捧腹一笑,达到活跃戏场氛围,产生幽默的戏剧效果。《牡丹亭》中最让人捧腹大笑的一出戏当属《腐叹》,迂腐的老儒生陈最良在这出戏中出场,他一出场就介绍了大家给他起的两个绰号。陈最良是南安府儒生,表字伯粹,但是由于他极度贫困,衣食单薄,后生小辈就顺口叫他“陈绝粮”来取笑他。再加上他“医、卜、地理,所事皆知,又改表字伯粹做‘百杂碎’。”给人起诨名是市井小人物最常见的行为,汤显祖本是想把陈最良塑造成一个迂腐、内心麻木的老儒生,可是我们却在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看到了汤显祖幽默滑稽的平民文学风格。陈最良的两个外号表现了滑稽的特色,而他去给杜丽娘当私塾老师的七个理由则是表现了平民百姓市侩的利益追求特点。陈最良自述他去相府当老师的原因有七:
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撞太岁,三也;穿他门子管家,改窜文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六也;家里骗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