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穷而后工(3)

时间:2014-03-20 13: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春来 点击次数:

 
  赵佶留下来的诗特别少,下面抄他的两首诗:(一)“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二)“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楚调悲音,酷似李煜。
 
  最被词评家推崇的词,是《燕山亭》:
 
  裁剪冰绡,打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赵佶死后韦贵妃被释放,扶柩南来,从她口中得知,这首词是赵佶的绝笔。
 
  《燕山亭》一词,腔调低沉,悲痛彻骨,声调语气,甚至连遣词造句都像李煜。有许多评论家都论及到了这一点。徐釚说:“哀情哽咽,仿佛南唐李后主,令人不忍多听。”(《词苑丛谈》卷六)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人间词话》)宋无名氏在《朝野遗记》里认为二人不但悲痛之情相同,就连声调语气也相同:“‘天遥地阔’‘和梦也有时不做’,真似后主‘别时容易见时难’声调。”贺裳也拿李煜的《浪淘沙》和赵佶的《燕山亭》作对比说:“南唐主《浪淘沙》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至宣和帝则曰:‘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其情更惨矣!”(《皱水轩词筌》)
 
  总之,二位当了囚徒后,所写诗词都悲楚异常,“意殊可悲”(胡应麟语)“音嘶气咽”(何文焕语),不忍卒读。囚徒的生活,使他们诗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泪洗面”的日月铸就了他们的诗魄词魂。
 
  李煜到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人还在,心不死,他并不是想复国,他没有那个奢望与野心,而只是留恋、怀念失去的天堂而已。他说:“当时错杀了潘佑、李平,懊悔不及。”吟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就是它的这种留恋、怀念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他在7月7日生日的晚上,命乐妓奏乐,大有帝王的气派。宋太宗听说后大怒,逼他服了“牵机药”,全身蜷曲,头足相就在一起像牵机状,死相惨不忍睹。
 
  比起李煜来赵佶要幸运一些,他没有被毒死,而是在折磨、煎熬中渐渐死去的。他也没有像李煜那样对复国完全绝望,而是抱有幻想,寄希望于他的儿子赵构。又是暗中捎书信,“便可即真,来援父母”;又是让回南宋的人带口信,“你转告当今皇上(南宋高宗赵构),让他不可忘记我在这里蒙受的苦难!”可见他在儿子身上寄托着厚望。赵构对此却无动于衷,听凭老子“坐井观天”(有一段时间赵佶被囚禁在井中),不能让老东西回来。为什么?明代文徵明的词《满江红》回答得一清二楚:“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谈(夸)南渡错(误),当时只(自)怕中原复。”岳飞就不明白这一点,断送了自己的小命。赵构的基本国策是谁坚决抗敌、收复中原,不是被贬就是被杀,绝没有第三条道路。古今中外专制独裁的统治者,都是把政权看得比命还重要,在他们的天平上,一端放上亲老子亲娘,一端放上皇帝的宝座(权力),前者几乎没有一点分量。就这样,宋徽宗绝望了,在忧愁、郁闷、屈辱、饥饿中走完了他的一生,宋徽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死于五国城。死后七年(公元1142年),赵佶的尸体运回了临安,同时也放回了赵构的亲娘韦贵妃。
 
  由于个人的天资,皇帝的家庭生活,社会时代的大背景等等诸多因素,就注定李煜、赵佶二人的一生是:天才艺术的一生,荒唐的一生,屈辱苟活的一生……
 
  责任编辑张雅丽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