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简洁与浩瀚

时间:2014-03-20 13: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学昕 点击次数:

  无论如何,我们都难以想象,小说竟然能够如此霸道,作家可以将技巧视若草芥,可以一泻千里、一意孤行地叙述,只要简洁地写到六千字,就能让文学由水滴变成河流汩汩地流淌,向四周浸润、弥散开来,并且,最终汹涌入海。拉克斯奈斯就是用一个短篇小说《青鱼》,证明了语言的无所不能。尽管,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充满醉意或者任性的表达。以至于,它的精粹和绵密,令我无法遗漏任何一行文字,因此,我不得不贴着文本,黏住文字,爬梳这座纸上的高峰。
 
  作家余华曾经在他的随笔《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充满深情地写道:“拉克斯奈斯的《青鱼》让我明白了史诗不仅仅是篇幅的漫长,有时候也会在一部简洁的短篇小说中出现。就像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的‘一种无限度的红色只能由大脑去想象’,《青鱼》差不多是完美地体现了文学中浩瀚的品质,它在极其有限的叙述里表达了没有限度的思想和情感,如同想象中的红色一样无边无际。”我看到一个杰出作家面对另一位杰出作家,发出这样由衷的慨叹时,我知道了一个我们永远也无法失去的象征世界的力量。
 
  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奈斯,出生在冰岛首都雷科雅未克,在自家经营的农场里,平静地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在一九五五年,“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的、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拉克斯奈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位我曾十分陌生的、出生在寒冷的北欧岛国的作家,以其平淡却有着北大西洋的海水那样浩瀚的风格,写下了这篇简洁的短篇杰作。伴随着吃惊的阅读,让我对他的叙述充满猜测。我一时真的还想象不出来,这个作家的叙述,为什么会在一种被称为“青鱼”的事物那里获得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打开了一种在许多人看来对世界难以抵达的途径。我似乎在文字里面猛然间看见了那双眼睛,它没有单单地注视着青鱼,而是看着世间所有的芸芸众生。这也是令我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这篇作品灵魂深处的理由。
 
  我感觉到,作品在叙述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型的镜头,这个镜头的摇摆,有着自己的速度、节奏和角度,甚至可以说,这个镜头就是某种哲学。我们看见,《青鱼》的视角是由远及近的,它由大的群体像慢慢缩小,拉近而聚焦在一个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老妇人卡达身上。她已经老得“连她年青时候的情人都不记得了”。其实,你只要用心揣摩,拉克斯奈斯的每一句“闲笔”都会熠熠闪光。
 
  在这里,青鱼是生命的源泉。它的来去总是让这海边小镇上的人们失魂落魄。当它在消失十七年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生命又有了活力。
 
  渔村里没有一个妇女不曾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跑出来,参加这一桩大忙特忙的工作。母亲们把婴儿留在摇篮里,匆匆忙忙地赶来洗刮青鱼;正待出嫁的闺女们扔下寄托着少女的一切幻想的陪嫁衣裳而来了;老处女们没有把冗长的故事讲完,没有喝完咖啡,在谈话谈到半截儿里也跳起身走来了。
 
  与马尔克斯喜欢在节制与收束中,展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不同,拉克斯奈斯的描写,如同绵羊一样,有一种倔强的力量。一般地说,绵羊也许是软弱的象征,但它的倔强却是绵长的,它可能也可以产生振动大地的力量。我想,这也许正是《青鱼》杰出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叙述可以惊人地表现人类忍受苦难的耐力,在如此漫长的苦难面前,峡江边上渔村的人们,对未来与希望的等待,也被无限地拉长了。他们必须同苦难比赛自己的耐力,而在这个时候,小说所产生的张力,也就开始无所不在。拉克斯奈斯先将人类忍受苦难的耐力拉到了极限,在它看似细若游丝,立刻就要断绝的时候,让希望的“青鱼”突然来到,这时,我们看到,人类忍受穷困、苦难的“耐力”爆发时,那种使人震撼的“场景”。一切似乎变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渔村里所有的人们也都在瞬间变得疯狂起来,他们甚至还想,在收获希望的“青鱼”时痛快地死去。
 
  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拼命地干活干到这种程度,他们会精疲力竭地倒在青鱼堆上,说不出话来,而突然死去。这个渔村里的体面的公民们,因失眠和疲劳过度而丧失了理智,睁着发红的眼睛走来走去,忙乱着敲打玻璃窗,骂着渎神的话,见了人就向人扑过去。已快要死的病人从床上跳起来了,把所有的药向医生脸上一掷,就匆匆忙忙地跑去张罗渔网。也有这种事情,临近分娩的妇女在刮洗青鱼的时候发生了阵痛。人们好容易把她们送到家里去,可是过了一会儿,她们就像是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过似的又来刮洗青鱼了。这时候,牛群在菜园里无聊地游荡着,要求人们把它们胀满的奶挤掉一些,它们并且无情地践踏着马铃薯的茎叶,直到哪个小伙子从码头上跑来,用一条挺大的青鱼鞭打着,把它们撵开去为止。
 
  我注意到,虽然这个“场景”或镜头是“俯瞰”式的。但是,人的形象在这里却像怒放的鲜花,迅疾地绽放出来。这时的拉克斯奈斯,仿佛是站在峡江上方的云端里的一个摄影师,他离具体的人间世界还很遥远,所以,他必须要离地面近些,更近些。于是,他的镜头终于对准并聚焦到这个渔村里那弯曲到最厉害的一座背脊上,一个生命的细部。这时,这一个“点”,开始慢慢点燃我们阅读的精神、心理甚至生理的每一个火花。
 
  在青鱼桶上弯下去又伸直起来的那些背脊中间,有一个人的背脊比别人的弯曲得更厉害。它到现在还没有折断,可真是一件怪事儿。这是一个名叫老卡达的女人的背脊。
 
  但是,空间距离的拉近,并不能使眼前这个弯曲到几乎可以插进大地的背脊,立刻变得鲜活起来。这时,拉克斯奈斯悄悄地将镜头从空间拨转到时间的维度。于是,我们看到了老卡达漫长的一生里几个“场景”的剪辑,这蒙太奇式的手法虽然简单,但它产生了神奇的效果。我想,小说的叙述,其优于电影语言的衔接方式,恐怕就在于它可以肆意打开时空的维度,凭借想象的翅膀,可以让语言穿越任何感觉和细部。所以,拉克斯奈斯最后把这些分镜头,凝聚成一首古老的曲子,穿插在老卡达生命的缝隙里:
 
  我们的卡达,没有人比得上,
 
  你很快地就起床,
 
  你刮洗的鱼儿的数量,
 
  我们跟着点数也跟不上。
 
  老卡达的一生,就是在这海边的小渔村的群像中,慢慢变得真切起来的。拉克斯奈斯先用了一半的篇幅,交代了在小渔村生活的群体生命状态。“青鱼”像上帝一样神秘莫测,说来就来,蜂拥而至,难以遮掩;它也说去就去,瞬间就无影无踪,令人徒唤奈何。“青鱼”能带给他们吉祥与财富,“青鱼”也带给他们无尽的等待。他们在没有“青鱼”的岁月里贫穷,衰老,于是,那“青鱼”也在漫长的等待里变成了希望与幸福的象征。老卡达也虔诚地等待着,在等到了她九十岁的时候,“青鱼”终于来了。她的幸福与希望的上帝,竟然让她忘记了自己的衰老,让她和当年一样,拿起那把刮鱼的刀子。
 
  她的双手瘦削无力,疙疙瘩瘩,像是两块旧布片。简直不能叫人相信,这双手还拿得住刀子。可是这双衰老的手从早晨六点钟起就在这儿刮洗青鱼了。老太婆——她已经九十岁啦——早晨六点钟就起来,在这儿干了一整天的活了。这一整天,她一言不发,聚精会神,老在工作着,可是仍旧只刮洗了三桶鱼。总共只赚了两克朗二十五厄尔。可怜的女人,不说她的工作,单论她的年纪,她也应该得了一份奖金呀,可是——唉!她却没有得到奖金。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拉克斯奈斯为什么竟敢在总数仅有六千余字的短篇小说中,在写到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三部分时,才让他的人物出场。显然,这彰显着他对自己控制叙述能力的充分的自信。描述的本领与叙事的本领,常让读者可以轻易地判断出这个作家真实的水准。大作家,一定有其独特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习惯,面对复杂的事件从不纷乱,秩序井然,而且,就连日常俗事他也会写得活泼、有力,富于艺术韵味。往往几句话,就应该交代出文字所要传达的核心。世界,是一个旋转的饱满的立体,也是一个个无所不在的“点滴”之水。当一个作家具备了一定的胸怀和格局的时候,事物才会呈现出它应有的样子。现在,这位拉克斯奈斯在如此局促的篇幅中,还能慢慢转过身来,抽出文字,将老卡达的前世今生交代得从容不迫,并且使其在仅有的四分之一篇幅中,一下子变得如此真切而鲜活,这证实了拉克斯奈斯超一流的描写人物的本领,以及叙事的笔力。而这,也使我们清晰地看见,峡江边这个可怜的老妇人令人哀叹的一生,以及她在漫漫岁月里留下的无声记忆:
 
  在漫长的年月里,卡达看见她添了许多孙女,可是都没有养活。那些孩子就像是天空中偶然出现的一朵朵小白云,下过了一阵雨以后它们就消散了。
 
  ……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