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9 15:5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向兰青 点击次数:
摘要:中国的诗歌向来都是以抒情和言志为主,而情景交融更是其独具的魅力和艺术特色,在整个诗歌发展过程中,古代诗歌对于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应做到情与景的结合,两者交融,以情为主。这对于当代的学术研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研究意义,同时也让当代的学者体会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意识,这种意识充分地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结合所产生的美感,这是一种博大的抒情情怀。
关键词:情景交融;诗歌;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1
引言
情与景是我国古代诗歌抒发情怀的主要借助方式,也是诗歌本身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古代诗歌在抒发情感上讲究借助周围的景物来抒发自身的感情,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景交融的风格,这种情景交融风格体现在大部分诗歌的实践创造中,一直延续至今,当代的学者也对其作出高度的研究热情,并作出相应的文学性总结,对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以及博大的审美情怀进行了高度的赞扬[1]。
1.情景交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
情景交融最主要的文化意义在于古人所坚持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与西方的所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中国古人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相结合,在种种对立中寻求一种和谐的状态。早在先秦时期这种思想就已经形成,强调一切道法自然,主张与自然的沟通和互补。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异常的鼎盛,随着历史长河的进行,出现了很多文学流派,这些流派不论他们的理念有多么的相同以及相悖,都无一例外的结合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得到共同的推举,不过这些流派的主观论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像对我国文学进展影响深刻的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启发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延续,人们将自然称为“道”,讲究道法结合,这就有种效法自然的感觉在里面,像《易传系辞》中讲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句就充分说明古人心中对于天,也即自然的敬畏,并时刻存折仿效之心。另外,古人们所遵循的文明秩序法则,也是通过某些圣人从自然当中感悟而演化来的,这一观点在《易传系辞》也能找到,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生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种观点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2]。
“天人合一”也即是人与自然的相结合,所以古人讲究效仿天地自然的同时也强调人为,人为讲究以自然现象去迎合人自身的精神需求,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有种仙人之处有仙气的感觉。《论语》中孔子就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念,这个观念得到多处的引鉴,思想家荀子就对其作出了详尽的引鉴和发扬,最后这种观念随着儒家学派的不断的分支,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观念,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精神是主体,而自然的现象则是一种附属的状态看待。而以老子为开创者的道家则将“天人合一”的观念既定为“道”,这种意义上的道包罗万象,将人和自然两者也全部囊括进去,像《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观念。经过后人的印证指出万物自然而然,推崇“道为万物之源,人和自然地产生都是道演化的产物,在《庄子齐物论》中讲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虽然看起来显得异常的狂傲,但却很有力地说明了道的原始性。“天人合一”在道家学派中最终演变成“以天合天”,也即是以人本身的天去契合自然变化中的“天”,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学派虽然都推崇“天人合一”,但最终理念的发展却完全不一样。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