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16 10:1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徐文娴等 点击次数:
(11)好五六百人聚头。(卷四)
(12)归宗云:“这一片田地,好个桌庵。”(卷十六)
(二)“好”在元代的分布
在元代语料中,程度副词“好”主要分布在南戏和杂剧中。邢福义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现代汉语中,“好”是最具有南方色彩的副词。⑤刘金勤在《程度副词“好”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流变》中对“好”在南戏和杂剧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考察,以检验元代“好”的使用是否具有地域差异。从“好”出现的句式来看,在南戏中,“好”出现了作补语的用法,而在杂剧中,“好”在使役句中的使用频率占绝对优势,在比较句中出现了否定用法。而就语境来看,南戏中“好”多用于陈述句中,无语气词“呵”与其相呼应,在宾白和唱词中均常见;在杂剧中,“好”多出现在感叹句中,有语气词“呵”与其相呼应,且多用于宾白中。“好”在这两种语料中的功能相当,使用频率相似,也就是说在元代,程度副词“好”已经成为纯汉语地区南北通用的词语。源于南方方言的“好”在近代代表北方方言色彩的《董解元西厢记》中极其常见,如“你好毒,你好呆,恰巉那果相见些!你好羞,你好呆,虧杀人也姐姐!”
通过对前人考察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程度副词“好”大约始见于唐代,但是十分少见;入宋以后,典型的程度副词“好”的用法逐渐增多;到了元代,“好”已经发展成为南北通用的词语。
三、程度副词“好”的语法化动因
语法化动因是指是什么因素促动语法化的。语法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Heine(1991)把语法化看作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吴福祥提到,隐喻体现为一个语义成分基于意义感知的相似性而发生变化,在性质上具有类同性和相似性;转喻体现为一个语义成分基于意义感知的邻接性而发生变化,在性质上具有相关性和标引性。⑥例如:当时那妇人倚门迎接,说道:“客官,歇脚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馒头!”(《水浒传》)句中“好”字是一致的,都是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可是,“好大馒头”可以理解为“好大的馒头”,这里的“好”是表程度的副词,由于说话者为了凸显自己的主观感受,“好”“大”作为并列定语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好”的属性义弱化为一个较为抽象的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好”虚化的过程也是其词义的主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注释:
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6.
②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20.
③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④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J].中国语文,2003:53-54.
⑤邢福义.南味“好”字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1).
⑥刘金勤.程度副词“好”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流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3,(6).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武振玉.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
[5]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