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6 09: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晟 点击次数:
如果真要把戏曲和歌曲做一个比较的话,歌曲宛如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清纯活泼,动态十足,而戏曲即如一位古典少妇,温文典雅,举止矜持有度。因此可以说,歌曲是现代社会挣脱传统束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毋庸置疑,戏曲则是传统社会孕育下的一枝美轮美奂的艺苑奇葩。现代社会需要特有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自我,但若抛却历史遗留的艺术形式的扶持,一整个现代社会都会显得底蕴不足,飘摇无依。
我的众多朋友中喜欢戏曲的不多,倒是喜欢歌曲的比比皆是。当我告诉他们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戏曲即充当今天流行歌曲的角色时,他们瞠目结舌,惊讶不已。其实,这并不需要惊讶,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一种倾诉的艺术形式来阐发,今天有流行歌曲,超级女生,古代有水袖笙箫,关、王、白、马,本属当然!
戏曲的发展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氛围和历史条件,含蓄多情的古典社会以南方楚辞作为源头开始酝酿,经过汉赋的描绘,唐诗的渲染,宋词的浸入,到元曲时戏曲序幕已缓缓拉开,这便有了元杂剧的风靡,有了四大班子入京的传奇,有了今天国粹京剧的诞生,有了大江南北的沪剧、川剧、秦腔、黄梅戏……
豫剧作为整个戏剧艺术的重要一支,她的发展也是如此,她是古典文化在中原大地的一次凝聚和勃发。期刊论文发表她在这种唱念做打的艺术形式中深深注入了地方特色,这在她的调名上即可看出,豫东调,豫西调是东西唱腔的分化,祥福调,沙河调则是南北唱腔的相互脱离。没有地域文化的滋养和育护,豫剧能达到今天的成就怕是很难。
豫剧空前发展的另一原因便是现代豫剧艺苑里的几支奇葩,有号称"豫剧四大名旦"的常、陈、马、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有以二本腔著称于世的唐喜成先生,有擅长坐轿功的牛得草先生,有红脸王刘忠河,有黑脸王李斯忠等,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为豫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独特的个人艺术汇成了现代豫剧总体的艺术样式,规范并拓展了豫剧的发展路子。例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的代表剧目《拷红》、《白蛇传》、《花木兰》,其影响之深,流传之广在整个戏剧艺术中都独树一帜,令人震惊。因此也就形成了著名的"常派"艺术。
当代豫剧表演者在前辈大师的引导和影响下,承接并完善了老一辈的唱腔艺术,使得各流派的艺术特色在平稳过渡并发展着,阎派传人赵小梅,唐派的贾庭聚,常派的李金枝、常如玉、小香玉等为此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豫剧说到底属于台上艺术,她至今表达方式的主流在于逢年过节的地方演出,唱大戏是每一个人童年的美妙回忆,这种特有的艺术样式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但一门艺术若只拘泥于一种形式,势必将威胁到自身的发展,豫剧也不例外。当代豫剧的表现形式趋向多元化,在以地方演出为主流不变外,巧妙地介入了多媒体,从老式唱片到磁带到光碟到网上的广泛传播,从特有时间、特定地点的年节戏台上的表演转入到电视节目的定期播放,这使这一艺术更加灵活化、生活化、广泛化,这是豫剧艺术的正常发展模式,也是豫剧艺术顺应时代的一种高度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电视台近几年推出的戏曲电视节目《梨园春》,该栏目的推出进一步将豫剧艺术加深变牢,使豫剧有了冲出河南、面向全国,走入世界的平台,也充分证明了豫剧艺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有着高度的辗转性和适应性。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不但没有削弱豫剧的魅力,反而促进了豫剧艺术的发展,显示了豫剧生命力的顽强。
但豫剧也有其不足之处,其剧目的单一贫乏在一定情形下阻碍了豫剧的发展。另一点便是没有京剧的谨严有度,除了唱功,念、做、打等其他戏功都有待创新、完善。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发扬自己的特色是当代豫剧发展的内在指向。保持传统,结合时代,势必令豫剧跃上艺术的巅峰。
我们悄然等待,在戏台下,在电视前,等待豫剧的飞举,等待豫剧艺术的臻于完美!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