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先生在1939年创作的《画范》中首次提出“新七法”的概念,内容主要是黑白分明、比例准确、位置得宜、动作或姿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堵。徐悲鸿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并结合谢赫《画品》中体现的“六法”与西方描述艺术的方法总结出七法。七法的使用能将对象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在徐悲鸿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提倡的“新七法”中,对绘画对象不仅要注重人物与图形的精妙结合,还要求形色俱备,实现栩栩如生的效果。“新七法”在他创作的《印度妇人》中就得到了较好的展现。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美感式的姿势,对角线的形式使得姿势更具有动态感,而凸显在人物目光前方和下部的阴暗色彩奠定了图画的根基,作品中人物的姿态用简易的线条勾画出来,展现出一种干净、顺畅的形象。而画面的立体效果则通过衣服褶皱的地方凸显出来。人物的顶部采用两种绘画技巧,一个是透视的素描,另一个则是阴暗的优化笔法,因此塑造的人物具有形象与轻柔的美感。徐悲鸿的作品中颜色朴素,并使用颜色鲜明的明暗色彩,使得作品中呈现过渡和连贯的效果。不仅在颜色上显著,在人物形象上也重点描述,人物具有坚定、柔和的眼神,好比历经艰苦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展现出肃穆和高雅。徐式技巧中兼容了国内外纯熟的工艺,在人物身上展现出形神具备、典雅、朴素的特色美,该画可代表徐氏人物绘画,堪称中国现代人物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众所周知,所有形象工艺的根基是素描。在徐悲鸿的观念中肯定了西方艺术以素描为基础的创作。在法国学习的八年,使他知道素描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得出素描是分析画家是否成功的首要任务,并认定学习绘画的前提便是素描,素描也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通路。素描不仅是画家的基本能力,还是掌握对象的前提。因此在中国画中插入素描,切切实实的在中国艺术的长河中融入西方绘画技艺的科学性和思维能力,注定引导着中国艺术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思想。再则追求真实的心态不仅在科学中存在,还应该在艺术家中存在。比如数学是研究科学的前提,而素描则是分析艺术的前提。在西方留学的时间内,徐悲鸿深知对对象真实形象的再现能够借助素描描绘出来,这种工艺更完备也更
医学信息怎么样科学。这种表现并不是想要以自然的风格为准,因此在观察对象上更加的细致、微妙。现实主义绘画是以雄厚的素描为基础的。徐悲鸿创作的作品中包含各种动物形象,力求在其作品中形象逼真地展现出事物的造型,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画马是徐悲鸿最擅长的,他曾这样说过:做任何绘画前都要拜所画对象为师。他喜爱绘画各种动物,因此画任何一个动物时都会采用较久的绘画工艺,甚至事前画下无数的底稿,他还做过解剖马的图画,由此可以对马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深入的了解,并观察它的各种表情,创作才会成功。对马有何种特征他都详细地记录在笔记中,如马的后脚比前脚长、马奔跑时身上毛发的飘动等。徐悲鸿正是拥有了仔细的观察技巧和熟练的写生能力,才能将马的形神特点把握得淋漓尽致,打破了传统的描写的柔弱性。野马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具有健硕的长足、强健的肌肉、有力的胸部、飘扬的毛发、坚定的神情等,处处表现出马的器宇轩昂和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