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8 10:5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光荣 力宝芳 点击次数:
其五,不利于慈善事业发展。有些平民在向求助者直接捐赠后,慈善财物已经捐出,慈善心理得到满足,因而不去关注和参与其他形式的慈善。长此以往,对这种方式轻车熟路而对其他方式置若罔闻,便固守于这种慈善方式。现代慈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这种直接捐赠的方式却在某种程度销蚀了参与者的热情。如果愿意直接捐助的人都有少量的慈善财物用于现代慈善,就会强烈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四、平民直接慈善方式的引导与转化
平民直接慈善方式并不比通过中介实施慈善优越,更为严重的是它还有不良社会效应。然而,从直接慈善行为可以看出,相当多的人具有慈善意识,如果加以合理引导,把平民直接慈善行为转变为以慈善组织为中介的现代慈善方式,将会扩大慈善者群体,扩充慈善资源,从而有利于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
首先,发展社区慈善是实现转化的桥梁。社区慈善就是以社区为基础,把捐助者、社区中介组织(包括慈善组织)与受益者联系成一个慈善网,以实现慈善事业的最优化发展。它“给社区以尽可能大的空间,鼓励社区主办或参与募集、整合、分配各种慈善资源和慈善服务的提供,并形成社区政府部门、营利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优化合作机制,以协调本社区的慈善供求关系,满足社区的需求”。[11]捐赠者与受助者都是社区共同体的一员,捐赠者有了解受益人的真实情况的便利可靠的途径,也有条件确认自己捐赠的财物的用途,这非常符合平民的捐赠心理和要求。社区慈善又是以组织为中介的,可以实现对捐赠财物的公平合理分配和全程监督。“拓展平民慈善的最好途径就是让慈善进社区,让每个人在自己身边做慈善,让做慈善变得更加方便,让慈善的供需双方的信息更加畅通。”[12]因此,社区慈善容易得到平民信任,是平民最容易接受和参与的方式。“现代城市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以地域、比较稳定的居民群体为主要构成因素的。所以,在社区内举办社会公益活动,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慈善机构的实践也证明,在社区或本地区进行募捐和施助,比较容易取得成功。”[13]在慈善方式的转化中,社区慈善起着桥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社区慈善需要加快发展。
其次,创新小数额财物捐赠组织是实现转化的条件。大数目的捐赠往往专门成立组织或到专门组织去捐,会引起社会轰动效应,捐赠者随之成为公众人物;而小额捐赠一般都是投到公共场所的募捐箱里,捐赠者不了解信息,也不辨真假,随手捐完了事。许多人不信任这种方式,便倾向于把钱直接捐赠给求助者,尽管可能受骗。完善小额捐赠组织方式,就要成立专门的小额慈善组织,或慈善组织分出部分人员,专门募集小数额捐赠,对捐赠者的待遇与大额捐助者一视同仁,因为不论数额大小,都是各尽所能,表达善心。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人捐出小数目,总量就是巨大的数目。捐出小数目财物并不是难事,只是普通民众找不到到最理想的捐赠方式。
再次,完善慈善信息网络是实现转化的保障。建立完备的慈善信息网络,平民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了解有关慈善需求信息,然后将自己的捐赠交给相应的组织,由组织实施慈善行为,公众监督。“支离破碎的慈善信息容易对社会产生误导,系统、全面、透明的慈善信息则能够提升慈善组织的自身公信力,增强社会大众的信心,从而更加激发大家的慈善热情。不仅仅捐赠者需要保护自己的知情权,受赠者更加需要公开透明的信息,从而为自己搭建一个从绝望走向希望的救助通道。”[14]有了信息网络,个人遇到求助者,不必自己直接捐赠,可以为其提供有关慈善组织的信息或者将其信息提供给慈善组织,由慈善组织核实情况作出救助决定。有了完备的信息网络,流浪乞讨人员在一定期限内只能在一个组织领取救助财物,这样可以防止重复领取。通过网络信息整合可以确定每个流浪乞讨人员领取财物情况,根据这个结果,对失去生活能力的或者处于疾病状态的人,继续救助;对于有劳动能力而经济贫困者,逐渐降低财物资助额度,促使他谋求职业,通过劳动谋生。职业乞讨者失去平民直接捐赠的厚利之后,必然自行消失。
平民直接慈善转化为现代慈善,意义不可低估。转化后,每个人的慈善心理都能得到合理充分的表达,每个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又能及时得到适量的救助。行骗者无计可施,无利可图;真正的求助人将得到慈善组织系统规范的救助;平民直接慈善给社会信任、公平、道德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将逐渐消失。当然,乞讨者有乞讨的权利,捐助者有捐助的权利,平民有选择的自由,谁也无权干涉或强制他们。但是,随着社会创造出齐备的转化条件,希望自己的捐赠能为求助者提供有效帮助的人,无疑会转向或参与到现代慈善中。虽然街头乞讨等求助行为和平民直接慈善行为不会就此绝迹,但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高效益的捐赠方式,慈善者和受益人双赢的程度将得以提高,慈善事业也会因此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斌.论当代中国民间慈善活动的三种实现方式——以上海市民间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和自发活动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4).
[2]李松涛.不缺爱心,但缺乏信任[N].中国青年报,2007-01-22.
[3]邓玮.当代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与认知调查——来自厦门高校的问卷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
[4]杨明伟.公民慈善意识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
[5]王保庆.试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乞讨问题的对策[J].学术研究,2007,(3).
[6]李迎生,周妤.北京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状况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7,(6).
[7]李彬.乞讨的伦理分析——从乞讨作为一种手段与一种生活方式的自愿选择相区别的角度[J].伦理学研究,2005,(6).
[8]孙志祥.救助管理制度研究——转型期流浪乞讨现象的剖析与应对[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98.
[9]冯其泉.街头乞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新学术,2007,(2).
[10]徐芳,王保庆.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危害与影响[J].天中学刊,2006,(4).
[11]徐丽敏.关于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前沿,2007,(1).
[12]王振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216.
[13]高灵芝.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14]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50.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