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21 15:2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文武等 点击次数:
3 讨论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 位置较深, 结构细小复杂, 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 膜迷路由膜半规管、蜗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 外有骨迷路包绕, 内耳道中充满脑脊液;膜迷路为一封闭管道, 管内充满内淋巴液。CT由于高分辨率对骨质显示较好, 但是其只能显示骨迷路及内听道的骨性结构, 对于耳蜗膜迷路的显示及耳蜗纤维化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1-3]。随着磁共振水成像的开发成功, 将其应用于内耳成为可能, 并且弥补了CT的不足。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是利用膜迷路内的淋巴液及内听道中的脑脊液具有长T2特征的缓慢流动液体成像, 进而达到内耳成像的效果[4]。经三种后处理技术对 3D原始图像进行重建, MPR薄层重建是观察神经病变的有效方式, 可以清晰显示内听道段神经走行及粗细, 同时还可以显示膜迷路信号有无异常及走行有无中断;MIP显示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 可以立体地观察膜迷路;VR图像可以赋予不同的伪彩, 任意角度旋转, 更加立体直观显示图像。三种后处理方法综合运用, 清晰显示内耳的细微结构, 提高内耳病变诊断率。磁共振内耳水成像为内耳显微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解剖依据及准确的定位定性信息, 尤其对耳蜗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发挥重要的作用, 包括排除手术禁忌证以及可能存在的正常变异等, 并且协助耳科医生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 此项检查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有效影像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遭行, 胡宝华, 肖玉丽, 等.磁共振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现代实用医学, 2003, 15(10):630-632.
[2] 刘中林, 刘博, 何海丽, 等.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影像学评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12):1258-1259.
[3] 孙凤国, 孙克英.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进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6(2):209-210.
[4] 习伟, 邢新博, 曹庆, 等.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感染、炎症、修复, 2011, 12(1):46-48.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