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6 13:5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葛杭丽 点击次数:
【摘要】以散养式畜牧养殖转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就了农村养殖方式的升级,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法律对此也进行有效的回应,但注重以民事和行政方式解决问题的司法传统,在具备较好的人情关照和地方习俗尊重的同时,其问题解决中的效度不力显现了出来。如何在保持民事和行政手段的前提下,发挥刑事惩罚的刚性效果,应当是当下急需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提出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刑事对策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规模化;污染损害;刑事策略
2013年3月初,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松江和金山水域漂浮近千具死猪的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除却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畜禽养殖污染这一令人担忧的现状。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这一条例的出台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对畜禽养殖业的态度不再仅仅停留在书面,而实际渗透到行动当中,其中着重强调了“要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养殖污染防治,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①,然而,运用何种法律,如何具体运用法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和尝试的。一、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分析(一)污染现状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实践都证明,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比重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80%。”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畜禽养殖也由最初的散养逐渐转变为集约型、规模化养殖。“2008年中国全年生猪、肉牛、奶牛、肉鸡和蛋鸡的规模化养殖量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56.2%、38.0%、36.1%、81.6%和76.9%,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目前中国畜禽养殖的主要生产主体。”③但与此同时,大规模养殖所带来的污染也逐渐显现出来。大量畜禽的排泄物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吸纳和自净能力,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规模化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源是动物的排泄物,包括粪便、废气与废水。据统计,“中国2007年畜禽粪便总量达到26亿t,是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2.28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将达到41亿t。”④这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对于空间的占据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此外,废水的产生量也是十分惊人的,“经科学测算,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0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生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⑤。在农村很多地方,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甚至没有符合标准的沼气池和化粪池,畜禽产生的粪便、废气与废水通常都是不加处理直接排放的,很多污水透过地表直接进入地下层,最终污染河道,影响人们正常的饮水和生活。(二)相关因素分析
1.散户与工厂的面源化趋势加剧
由于技术的发展,大量畜禽养殖工厂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新兴科技取代了传统养殖手段,所以对于粪便作为肥料的利用率就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畜禽养殖业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畜禽污染在许多地区出现了‘面源’特征,呈现出畜禽企业的‘大点源’与养殖小区的‘面源’并行的格局。”⑥这意味着规模化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势必将进一步加剧。
2.农牧脱节现象严重
农业作为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主要的生产生活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国家的命脉。过去,农民的一部分农作物用于饲养畜禽,而畜禽所产生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肥料滋养农作物,如此下来,传统的农作方式加上散养式的畜牧业形成了一个“种-食-排-养”的良性循环。而随着散养式的畜牧业发展成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业,大量工厂出现在城郊,大批农民抛下了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而同时仍在务农的人们更倾向于化肥,而不再过多使用畜禽有机肥,使得大量畜禽排泄物被丢弃。仅有少数仍使用畜禽有机肥,但处理方式相对落后,“目前,普遍采用的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方式主要有禽粪干燥法、发酵法、畜粪尿沤制产沼法和堆制还田法等”⑦,这些方式简单,不加任何处理直接堆放粪便,废水废气的处理设备也相当简陋,更加剧了环境污染。
3.相关法律与实际脱节
这种脱节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两方面。在政策制定方面,与畜禽养殖污染息息相关的是农业部与环保部这两个部门。畜禽养殖业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一直是农业部门的政策目标”⑧,然而这只是一个初具雏形的目标,其中并未涉及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措施。无独有偶,环保部门在加强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并没有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其治理的重点之中。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排除在外的后果是治理该污染将无法可依。二、民事法律规制的不足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