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中国历次通货膨胀及当前潜在通胀分析

时间:2013-11-18 13:2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江凯 点击次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冲击,发达国家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重建金融秩序、刺激经济增长,其货币贬值及市场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物价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建议从政策调控手段、大宗商品定价权、资本市场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来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2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0.05
  从纸币流通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生活存在密切联系,许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通货膨胀的严重创伤,控制通货膨胀成为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
  一、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分析
  (一)1980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财政支出急剧扩大,出现较为严重财政赤字,预算结余从1978年10.2亿元扩大到1979年财政赤字135.4亿元。当时巨额的财政赤字解决方式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我国货币供应(M0)从1978年212亿元扩张到1980年346亿元,大量的货币供应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物价指数从1978年的0.7%上涨到1980年的7.5%。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上升,政府采用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少财政赤字,鼓励储蓄等方式回笼货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银行贷款倾向轻纺工业设备贷款,帮助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社会消费品产量。
  (二)1985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84年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加快经济发展号召,快速扩大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983年16.2%上涨到1985年的38.8%,投资总额高达2543亿元,社会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引起各类商品供不应求。同时,1984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以1984年工资总额为基数的企业总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工资方案,该方案使得百姓工资、奖金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大幅增长。社会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通货膨胀上升,我国物价指数从1984年的2.7%上涨到1985年的9.3%。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上升,政府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如数按期交存应上缴人民银行的资金,不得截留占用;人民银行总行对所属分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的信贷计划、信贷差额、现金投放和回笼计划按季度进行控制和检查;加强对低息优惠贷款利率的管理;两次提高城乡居民定期存款利率。
  (三)1988-1989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88年中央为了理顺价格机制,决定在五年内实现价格改革,货币政策出现松动,货币供应M0增长率从1987年的18.4%上涨到1988年的46.7%。1985-1987年的价格体制改革放开了下游产品价格,而上游产品价格依然受到管制。1988年价格改革又进一步放开了上游产品价格,使得长时间积累的上涨动力在短期内集中爆发,社会出现抢购现象。1988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出现急剧上涨,物价指数从1987年的7.3%涨到1988年的18.8%。本次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上一次通货膨胀的延续,在上一次治理尚未完全见效情况下,从紧政策出现松动,物价水平出现报复式增长[1]。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政府采取控制贷款规模方式紧缩银根,对国家计划外项目、非生产性项目、自筹固定资产项目、倒买倒卖、抢购囤积物资的企业和公司等方面停止贷款。同时,规定商业银行间拆借资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稳定居民储蓄存款以回笼通货。
  (四)1993-1996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93年我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己放开,此前不宜放开的粮食、能源等基础产品乃至生产要素价格也放开,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引起工业品和服务价格上升,农产品价格同样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出现大幅上升。我国通货膨胀从1993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1993-1996年物价指数分别为14.7%、24.l%、17.1%和8.3%。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中央银行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新发行国库券利率,通过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运用行政手段遏制信贷膨胀,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检查已发放的同业放款,回收违规贷款;把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从商业性贷款中分离出来。
  (五)200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受到国内外双重因素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美元贬值、小麦减产等因素造成国内能源、粮食等价格上涨,石油、粮食、大豆等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成本。国内连续几年较快的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顺差,市场需求过旺,通胀压力上升。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8%,开始突破警戒线,2008年为5.9%,创下近11年新高。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中央确立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2006-2008年中央银行20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07年3月、5月、7月、8月、9月和12月六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上涨1.62和1.35个百分点,加息幅度、频率在国内历史,甚至在国际历史上也比较罕见。
  二、量化宽松政策下我国潜在通货膨胀分析
  (一)量化宽松政策下货币超发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当局纷纷采取购买国债或者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据世界银行估计全球四大央行2008年以来向市场注入6万亿美元以上流动性[2]。美国为应对此轮金融危机率先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别于2008年11月25日、2010年11月3日和2012年9月13日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2009年3月11日英国央行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多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总规模扩大至3750亿英镑。2009年7月6日欧洲中央银行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先后实施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证券市场计划(SMP)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S)。2010年10月28日日本央行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资产购入规模从35万亿日元逐步扩充到80万亿日元。(二)潜在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失效情况下,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非传统货币政策来重建金融市场秩序、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在国外发达经济体货币超发后,货币贬值及市场流动性过剩导致原油、铁矿石等国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国际贸易日益开放背景下,对我国物价水平会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促使我国物价总水平出现上涨[3]。因此,当前通货膨胀根源并不是来自我国市场内部,而是由国际市场超发货币引发,该类通货膨胀也会发生在其它对外开放性较高的新兴经济体。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