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入浅析(2)
时间:2013-08-31 09:5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越 蒋欣妤 点击次数:
首先,对于社会层面,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灰色收入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挫伤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5]少数权力阶层通过权力寻租牟取了大量的非法利益而成为暴富人群,这种无须付出什么劳动,仅仅凭借其职权即可获得的巨大利益,与广大劳动群众靠辛勤劳动获取相对较少的报酬形成鲜明对比,使老百姓心寒,产生不满情绪。
其次,对于政治层面,灰色收人的诱惑侵蚀了党员领导干部中部分意志薄弱者,使这些人把权力当作谋利工具;灰色收入助长了以权谋私、挥霍公款的歪风邪气,败坏党风政风,污染社会风气,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损害国家形象。
最后,对于经济层面,[6]统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各种经济、产业以及社会政策的依据,灰色收入排除在国家正常的统计核算体系外,因此不能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这些数字不准确,国家就不能对客观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也将会出现失误,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和稳定。
3 对策及建议
①完善法制,规范灰色收入。
究其灰色主要源于法制不健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加坡对于不明原由的经济收入制定了《反贪污法》。我们需要完善法制。规范灰色收入,比如将灰色收入纳入征税范畴,依法对其征税,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收入既是公民个人的隐私问题,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分配秩序公平、规范的社会问题。
②加强思想建设,灰色收入之所以在近些年如此泛滥,除了我们的法制不够健全之外,还有人们的意识——道德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够。而意识与责任感是受到周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仁、和,因而对周围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缺乏必要的关注,给灰色收入存在提供了机会,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运行秩序。
③增强社会监督,要消除灰色收入滋生的土壤,就增强社会监督,动员、组织全社会参与打击、抵制灰色收入活动,对缺乏监督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澄清社会对灰色收入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反灰收入的监督力度,只有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才能将灰色收入彻底暴露在阳光底下。
4 结语
灰色收入确实给社会、政治、和经济带来危害,甚至引起公愤,给人们带来了利益关系的新冲突。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4.75,远远超出了警戒线,处理不好,将会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正由于此,研究灰色收入存在的客观规律,把握其动态特征,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规范,保障公平分配是非常十分必要。但我们深深知道,灰色收入具有模糊性和隐蔽性,甚至某些灰色收入带有部分合理性,要彻底的规范灰色收入谈何容易,这给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华.治理灰色收入促进公平分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24.
[2]何德福.高校灰色收入透视[J].党风与廉政,1994,(01):22-23.
[3]陈晓琴.我国导游“灰色收入”现状及对策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44-46.
[4]王利涛.从政府主导到公共性重建——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董晓莉.论由权力寻租产生的灰色收入[J].知识经济,2011,(07):49,51.
[6]张红,吴树斌.“灰色收入”问题探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3-16.
[7]程海涛.灰色收入难杜绝[J].管理@人,2006(10).
[8]马凌.重新探析我国的“灰色收入”现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6).
[9]孔蕊.中国隐形经济问题刍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10]张红,吴树斌.“灰色收入”问题探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11]林双妹.灰色收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
[12]黄一琨,曹林.中国的四万亿灰色收入[J].科学决策,2007(07).
[13]马凌.重新探析我国的“灰色收入”现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