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4 16:5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芮鸿岩 点击次数:
[摘要]历史教育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手段,对于凝聚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强化其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历史教育忽略历史感的传递、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的尊重、割裂与现实感的联系等诸多弊端,历史教育应致力于将历史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唤醒其历史意识和现实存在感,在加深历史理解的同时凝聚时代精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并逐渐将它们内化为更高层次的历史自觉性和历史行动力。同时应通过革新历史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培养自学意识的建设思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通过重塑历史观涵育中华民族精神、影响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个体价值追求。
[关键词]历史感;历史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自觉;历史教育
一、缺失与反思:大学生的历史感与历史教育
青年所经历的每个时点,都正在变成历史的一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人只有历史和未来,而几乎没有现在,因为现在是瞬时的。生活在这种无形但又流动时代中的大学生,时刻想到辨明自己的位置,意识到自己身处历史之中,从历史而来又将属于历史,这便是历史感。历史感是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有关的重要问题。“历史即现实”:“人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本真历史。看到历史就能产生历史感。”“历史感是对历史―现实本体总过程的原始体验和理性感受。”缺乏历史感很难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很难产生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具有历史感则能通过追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思索其判断和行动的价值,让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特定时期,感悟彼时彼境中的情感、态度,进而洞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共同点,理解当下环境中人与事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了对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大学生能否学会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引发情绪体验,进而审视和辨析当代生活中的现实表象,获得辨别正邪、善恶、美丑的能力,对于其把握、判断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趋势,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的历史教育模式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历史感的传递反思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感缺失问题,首先必须反思学校的历史教育。就传统的历史教育而言,在上大学之前,鲜活的历史是凝固在教科书上的方块字,记忆年份、事件重于熟悉史料,会议精神和历史意义化作固定的记忆模块;进入大学后,中国近现代史只是一门纲要性的公共基础课。学校教育的忽视和学生学习的轻视,使得历史课程成了听故事、抄笔记、背要点的知识传授。当课程修完、考试结束之后,历史也就成了故纸堆而被置于心灵之外。长期以来,历史知识只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或者简单等同于政治灌输,信息重叠、方法重复,对学生而言,学习历史更多是源于外部要求而非内在动力,更未成为大学生生命个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激活大学生内心的冲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寻各种象征性历史符号背后掩藏的规律和意义。历史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感性和他们擦身而过,对历史感的自我要求也在与职业观、爱情观、人际观的现实比较中黯然退出。
(二)现代的媒介形式偏重历史符号的传播,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的尊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无边界流动成为可能。海量信息让大学生在忙碌中失去了思考和选择的时间,快餐文化和戏说之风使得历史渐渐失去了严肃性,本应凝重和厚朴的历史在功利追求中被迫换上了戏说乃至轻浮的外衣,有的影视作品、娱乐节目甚至歪曲历史和篡改历史。历史事件被人为地张冠李戴,杰出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也不得不加上诸多缠绵的情感花絮,历史感更是被商业泡沫挤压得无立足之地。非专业大学生中很少有人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连续和完整的历史脉络只是在动漫和网游中闪动一些历史人物的身影。史诗巨片要靠众多的明星脸谱来炒作,追星的激情与兴奋遮盖了大学生对革命年代的追忆和内心应有的触动。他们的感官被艺术加工后的历史片段和历史符号刺激着,对历史的严肃性、连续性、完整性失去了把握,历史感在碎片化的符号下悄然流失。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群像式的描述掩盖了个体差异,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十分重视历史群像的伟大壮举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很少注重揭示个体在人生选择时的心路历程,历史中的青年似乎是神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忘我和激情燃烧了一个时代,却常常未能有效激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其原因在于历史教育和现实之间的疏离。历史感与现实感并非割裂,而是交互作用于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要想寻找历史感,就必须从现存的史料中还原历史发展的轨迹,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全面阐释才是历史感的发源地。而当代大学生往往习惯于站在现实的出发点去寻找历史与当下的诸多联系和可能性。此外,历史被加上很多现实需要的注释,而非批判性的理解和反思,这也造成了历史感对现实指导意义的弱化。
二、历史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自觉: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层次性思考近代以来,中国青年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舞台上实现着与历史的对话,其成长伴随着民族危机、政体变革、改革阵痛,在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选择中实现着理性的判断与取舍,传承和弘扬着民族精神。“离开了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就没有根植之处;离开了历史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就会因为缺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这一基本承接面而成为空话。”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历史教育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载体,对于凝聚历史感、增强民族身份认同、强化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意识的唤醒:历史教育的行动目标
历史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记忆的传承方式,通过历史教育将形成普遍共识的历史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将“客观知识”转变为“主观认识”或“主观意识”。“‘历史教育’即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一方面将‘主观的历史’中形成和承载的特定的‘历史知识’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则使人们能以此知识为‘前提’和‘基础’,对历史进行新的探寻和追究,从而形成新的历史认识。也就是说,‘历史教育’承担着传承既有历史知识和造就新的历史知识的双重任务。”由于考试制度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历史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停留在历史知识的刻板记忆而非历史意识的唤醒。大学生的历史意识也因为历史教育无法有效呈现历史的完整感、承继感和真实感而变得薄弱,历史的博大精深和伴随着社会进步呈现出的生动感、时代性无法为广大学生所领悟,自然也就很难催生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形成中失去了影响力和作用力,历史知识淹没在高考题海训练的机械记忆里,碎片式或是断裂式地被任意处置。人的意识首先来源于生存环境,从对自身的关注逐渐指向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社会中的冲突和变革。经历青春期内心冲突之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苏醒加剧了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他们面对21世纪网络社会的巨大信息量茫然失措,旧的价值体系在新的社会生活面前无力地崩塌,新的价值体系在观念的震荡和冲突的激增面前屡屡受到质疑,大学生在反思和批判中开始重新转向历史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希望沿着历史的轨迹去探求解决人类社会根本性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于是唤醒历史意识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需要和历史教育的行动目标。瞿林东认为:“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徐兆仁将历史意识定义为“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对于大学生而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增强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他们还需要历史教育全面地还原历史情境、历史条件、历史元素等内容,帮助他们形成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评价和整体认识。现实是历史的承继,大学生的历史意识成为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复杂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由此,大学生在对历史的发掘和追问中,以及在对历史材料的批判、反思、综合、归纳中将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联结起来。他们需要借助历史意识,透过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和曲折性来深入思考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提炼从古到今人类积累的集体智慧,让历史蕴含的“经世之大略”、“得失之枢机”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借鉴,形成对各种历史事态的价值判断,明确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没有足够的历史意识,能否自觉地运用历史意识来考察、分析、思辨和解决有关个人、社会、国内、国际的各种问题,是评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措(包括各种短期、中期和长远发展战略与规划),是否真正成熟,是否具有朝气蓬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二)历史理解的建构:历史教育的过程追求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为了挽救即将沦落为“无聊而无用”的历史课程,开展了“新历史科”的历史课程改革,成立了“学校委员会历史计划13―16”(SchoolCouncilHistoryPlan13-16,简称SCHP13-16),试图改变过度考试测验带来的历史知识刻板化、标准化倾向。强调“历史科的中心”在于“发展对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10]我国历史教育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文史哲“大分家”使得历史成了非常狭隘、孤立、单调的小学科,历史教育被局限于中小学的历史知识普及,而未被视为文史哲体的、旨在提升全民人文素养的“大教育”。历史教育的内容是历史学家通过对语言、文字、各种遗存的历史符号进行分析、推断、想象从而形成的历史解释,也可以说是诠释学的研究成果。加达默尔提出了历史诠释学的概念,强调了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在将“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事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说,解释是历史学家的职责,那么理解就成为历史教育的受教者即理解者所必须开展的思维活动。“真正的历史理解应该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某个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意义。”诠释学为我们呈现的也很难说是历史的“真实原貌”和历史规律的“绝对真理”,它只能是在特定情况下,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情境和社会关系所推断出的相对合理的解释,而历史理解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跨越时空,把另一个时代生成的意义关系转换到现实世界中来。历史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承继传统创造意义的过程,也是为现实社会作出历史选择提供依据的过程,更是通过理解活动将过去和现在的历史视域融合,从而让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伴随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延展开来,推动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历史教育需要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历史理解的过程,尤其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历史理解会影响到他们的历史判断和历史选择。大学生接受的历史教育主要来自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模式下“灌输”的历史知识,缺乏学科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浸染和熏陶,并未普遍养成一种鉴证知史、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历史思考、辩证分析的逻辑意识以及求同存异、平等对话的多元意识,超然的、中立的和客观的历史理解也就很难形成。历史教育应致力于将大学生作为理解者来学习和探究历史,重建历史事实的真面目,通过思维活动加工历史记忆,建立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的对话关系,从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事实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提炼及历史意义的阐释四个层面构成历史理解的认识框架。
(三)历史自觉的生成:历史教育的价值落点
历史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广义的历史教育指的是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普及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的过程,以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历史素养和基本素质。”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历史教育的传播载体已经从传统的校园课堂扩大到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史学论著、历史普及读物,以及书报杂志和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系统。历史教育能够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荣誉与历史意识,将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之中,培养他们在历史观照中对现行政治制度、政治理念的认同和理解。与此同时,大学生也承担着创造历史的使命,作为历史主体追求人类幸福、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历史教育所生成的历史自觉性必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作为类的存在性,人在对世界的改造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用生产实践活动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是自觉的类存在。正如于光远在《关于历史发展中的自觉性》一文中所言:“所谓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自觉性,指的是许多单个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即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是否按照许许多多单个的人的意志来进行的,或者说历史发展的结局是否是这许许多多单个的人所希望的,或者说历史发展的结果与许多单个的人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是否符合或符合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历史自觉性超越了个体自觉性,在单纯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上更增强了方向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预见到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之后所呈现的共同理想、愿景的整体自觉性。学生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和群体的冲突、自主意识和历史意识的矛盾,即便是个体自觉也可能在目标追求上与历史发展所需要的整体自觉产生分歧,进而影响到其是否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历史规律,能否能动地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进而创造新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一度失去了自觉选择的能力,但最终强烈的历史意识催生了他们的觉醒,“在经历了怀疑主义、荒诞意识、多元分裂和非理性主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时髦潮流的冲击之后,那种神圣而庄严的理想主义氛围和超越自我的浪漫情怀正在消无声息地再现”;进入21世纪,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的社会转型期,“中国梦”正在凝聚共识,重塑当代社会的精神价值,将家国兴亡与社会各阶层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理应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自觉实践者。这种历史自觉是大学生历史教育的最终价值落脚点。
三、在历史教育中凝练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爱国主义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