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7 13:4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邓忠玖 点击次数: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个地方,都兴起了国学热。央视《百家讲坛》上,于丹、钱文忠品味解读《论语》、《三字经》很受热捧。一些名牌大学也悬挂起了“国学班”的招牌。许多中小学校也开设了国学课,甚至一些私立机构也办起了“现代私塾”。国学教育的开展可谓如火如荼。对于这种现象,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如何看待这种“国学热”?笔者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既不可盲目地跟随,亦不可全盘否定,应有选择地继承、批判地继承国学文化,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国学教育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在探讨在小学生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个课题。每周也开设了国学课。其中国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了经典诗词,也涉及到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并不是全文推荐给学生,也不是把其中内容全盘授予学生,而是取其精华,选择对青少年儿童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讲解教育。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怎样做人处事等方面是很有益的。
具体到国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讲经典、析经典
1.1讲析经典名句
在每周的一节国学课中,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有选择的选取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句,对学生进行讲析,并结合学生实际和当今社会实际进行教育。如《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仅在《三字经》中,诸如此类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名句还有很多,而且还不只是关于学习方面的。那么,如何针对学生实际和当今社会实际来与时俱进进行教育呢?比如我们在教《弟子规》中的经典名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后,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虚心接受的是父母的正确教育和批评,但也不是一味的接受。假如父母的观点明明是错误的,而自己明明是做对的,我们也一味的听从并执行吗?非也,而是应该想办法改变他。
1.2解析经典诗词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古典文学艺术也应属于国学范畴,所以经典诗词自然也属国学文化。为了让学生从小受到古典文学熏陶,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每个班的黑板报上都要开设一个专栏,叫做《经典诗词欣赏》。学校要求每个班每一周选取一首经典古诗词板书在专栏上,并作简要赏析,通过“课前一吟”的方式背诵积累。周周如此,一学期下来,课外积累经典古诗词近二十首。长此以往,经典积累数量不可忽视。
1.3讲经典故事
《三字经》中包含有许多经典故事,有关于孝道的;有关于学习的;有关于礼仪的等等。学校从中选取一些经典故事,把它们译成白话文,办成经典文化长廊。这些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教子、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映雪囊荧、程门立雪等。学生课余时间看看故事,从中受到教育。为了让学生都能受到教育,我们各班利用班队会开展讲经典故事的比赛,优胜者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集体集会讲经典故事比赛。并告诉同学们,特别优秀的可作为节目参加“六、一”表演。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2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
2.1为了全方位贯穿国学教育,我们除了国学课和采取“课前一吟”的形式之外,还利用每天集体放学时间开展经典吟诵,集体吟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片段,分班比赛吟诵经典诗词,以巩固国学教育成果。
2.2在“六、一”等重大节日活动中,把国学中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编排成故事、小品、歌舞等形式进行文艺演出。比如本期我校就借助“六一”表演这个平台,把《弟子规》、《三字经》改编成快板、歌曲、舞蹈等形式进行演出,有个班把《劝学》改编成小品。演出的效果相当好,深受县乡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校通过近两年开展读经典、讲经典、诵经典等一系列活动以来,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尽孝道,学会了感恩。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比以前更懂得了尊重和孝敬父母长辈了,更懂礼仪了,也更爱学习了。比如放学回到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与父母顶撞的同学也改正了缺点,外出时也知道告诉长辈而不在我行我素了,以前做作业老是要家长督促,现在知道自觉学习了。总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教育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老师们如何把握国学教材,如何去领会国学精髓,如何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