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05 09:3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 周蕊 陈世高 点击次数:
【摘要】文章以湖北文理学院“运动校园”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场地设施环境、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四个基本环节,从校园体育知识的宣传与传授,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培养等内容入手,探究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运动校园;建设路径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是校园成员创造出来的各种形态体育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形成于学校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群众文化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群。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所有校园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运动竞赛、健身运动、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则是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等。
二、“运动校园”的推出
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令人堪忧: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下,呈严重下滑趋势。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应从战略发展高度认识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应运而生,突出了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要求和措施,对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响应国家号召,从学生抓起,加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全国各类学校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提升到战略高度。湖北文理学院“十二五”规划提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随后学校党委提出了“五个校园”建设规划,特别强调“运动校园”建设项目的落实。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揭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必须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下面从体育的物质文化建设、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以及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探求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强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体育经费的投入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只有合理增加校园体育资金的投入,才能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校园体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校园基础设施落后,将会制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2.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1)培养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办学类型和办学条件的不同,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融合,促进体育知识传播。将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充分融合,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利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校园宣传版、网络、体育赛事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认识和体验体育的价值和体育锻炼的时代意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3)开发建设高水平的校园精品体育项目,发挥体育文化示范效应。建设高水平的精品体育项目,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彰显示范效应。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通过特色活动竞赛,形成精品项目,组建一支或几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竞技队伍,将极大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名片。
3.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硬实力,那么完善的竞赛制度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在大学,主要体现在校园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层面,如学校运动会、体育节、各单项体育竞赛等,需要学校完善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建人人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氛围。
四、湖北文理学院“运动校园”建设案例
1.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全体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借助“运动校园”建设工程,增强健康意识和运动参与意识,使之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落实各项举措,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建设内容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政策措施,打造运动品牌。开办运动健身宣传橱窗,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强化师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实行校园早操“打卡”制度,督促二级学院办好体育运动周、体育社团活动,确保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每天自行运动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
(2)打造“精品赛事”,凝炼本校特色。办好“湖北文理学院体育文化节”,以及诸如田径、篮球、定向越野等校园“十大精品赛事”,创新赛事内容与形式,形成本校特色,提升国内影响力。
(3)全校动员,组建好各项目的校级运动队。组建以体育学院学生为主的校级运动一队和以普通大学生为主的运动二队,努力把运动队建设成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和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4)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规范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以改促建,深入研讨,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学习诉求。成立健康体质研究中心,加强健身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3.活动路径
(1)成立组织机制。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统筹协调“运动校园”建设事宜;成立学校“运动校园”建设研究会。
(2)明确职责,完善评价机制。完成“运动校园”建设理论研究和建设方案,制定二级学院“运动校园”建设标准,把运动校园建设纳入二级学院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效推进“运动校园”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何红英.走向人文化的校园体育文化.宁波大学学报,2004(1):105
[2]王月芝,李照和.大学体育文化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