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03 09: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汉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的抽象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汉语中汉字、词语、句子、言语作品都体现了具象思维的特征。不同的语言形式要求不同的阅读方式,具象思维影响下的汉语形式,只能要求与之相契合的体悟式阅读,这是由具象思维与体悟二者内在特点的一致性决定的。体悟阅读要求从感知形象、体验情感、领悟意义三个层次来展开。
关键词:具象思维;汉语形式特点;体悟阅读
一、汉民族的具象思维特点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统一”。[1]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和这一民族整个的文化活动紧密相连,制约并影响着这个民族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及其深度和广度。具象思维就是指通过事物具体生动的整体形象来认识其属性、特征、本质、规律及其关系,是一种最活跃最高级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汉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一种典型的具象思维,体现出汉民族鲜明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向来讲究“观物取象”,即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取万物之象,经过类比、比喻等思维活动,把这些表象加工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此来反映、认识外在事物及其规律。这里的“取象”,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作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远取等多种方式,对所要认识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反复观察与感受,才完成“取象”过程;所取之“象”也不仅仅是事物表面之直观形象,它是通过对事物纹、理、节等物象特征的概括、提炼,完成对蕴含其中“情”和“道”的象征与表达,才最终形成对新事物的意象。由此可见,“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是以事物外在形象为思维的材料和起点,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达到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典型的具象思维方式。“观物取象”逐渐被后人归纳为“观物——取象——比类——体道”的认识论方法,这种运思方式的日积月累,最终沉淀凝聚为汉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
二、具象思维在汉民族语言中的体现
首先,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体现了具象思维的特点。从字形上看,汉字是依形而造字,最初的汉字都是“依类象形”而创造出来的,古汉字中还保留着不少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来汉字虽几经变化,但这都没有改变汉字象形表意的性质。从字音上看,汉字是依声而定音,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记录语音的符号,这种依声定音成为汉民族象声造字法,是汉民族“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方式在“听声取音”上的体现。从字义上看,汉字是以象表意,汉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在确定抽象概念时,是沿着“观物取象”的运思途径来进行的,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象征符号,以此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2]
其次,汉语词语的构词方式体现了具象思维的特点。汉语中的许多名词、动词,大都是用事物的外在形象来表述的,即使是一些经过抽象思维的结果,也都是用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名词,长颈鹿、眼镜蛇、虎牙、酒窝、矛盾等,都是用一种形象的譬喻,来代替某一具体事物或一种抽象概念。还有一些动词,如蜗居、蚕食、蛙泳、棘手等,都能呈现出某种特殊的动作形态,形象逼真。另外,汉语中的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等,更有着丰富的形象色彩,如楚河汉界、胸有成竹、瞠目结舌、举棋不定等,都具有汉民族鲜明的具象思维的特点,不仅形象生动,更承载着汉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再次,汉语语句的构造、语序、语法体现了具象思维的特点。汉语与英语在语句上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的句子成分较为完整,而汉语语句则追求内在意义的完整性,对于语句的结构并不看重,句子成分的缺失是常见现象。在语序构造上,汉语句子的构成更像是一种“时间的排序”方式,往往会根据实际动作发生的顺序或逻辑推论上应有的因果顺序,来安排单句和复句,这和主体对外界的感知顺序和思维顺序相一致,是汉民族的形象直觉在语句构造上的体现。英语的语法较为缜密、完整,而汉语语句则重视“意合”,不重视语句的外在形式,因此,汉语语法是隐性的、灵活的,它会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环境而变动,反映出具象思维的主体性特征。
三、体悟阅读:汉语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体悟特点与汉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契合
汉语具象思维方式影响下的语言形式,只能要求与之相契合的体悟式阅读。“体悟”之“体”是一种动词意义,有体验、体会之意;“悟”则有领会、觉悟之意,它往往和主体的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有着深邃浑圆、不可言说的特点。“体悟”意即“在一定情境下,主体已有的精神世界与认识对象的交互作用,由体验、觉悟而达到新的精神境界的悟性认识活动。”[3]
对汉语作品的体悟阅读,是由体悟与具象思维二者内在特点的一致性决定的。体悟具有形象性,“体”本身就是一种具象,而所“体”之物,也往往是一种实际的存在,即使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也因汉语特有的“譬喻”形式被依附于形象可感的事物中,成为可“体”之物、形象之物;体悟是精神性的,体悟所“体”之物其内容是深奥的、圆通的,它往往和人的生命、人生的意义相联系,因此,对待它不能象对待知识那样采用传授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心灵的感悟,内心深处灵魂的触动,来形成自我崭新的精神世界;体悟是整体性的,因为人之身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体验、体会的过程中,它既有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又有各种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是一个融合各个要素在内的综合性的活动,其过程具有整体贯通性;体悟还具有创生性,体悟是一个主体性的行为,读者要通过感受作品所营构的意象、意境,来探寻寄寓其中的意蕴,在这一过程中,读者需要不停地从大脑中提取相关的形象材料,在重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与作者展开心与心的交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体悟阅读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感知形象。汉民族具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汉语作品关注的重点不是外显而明确的概念及判断,而是能够引起丰富联想的直观形象,汉语的行文习惯从不受形式逻辑的羁绊,它往往是跳跃、多向和随机的,在具象的排列中隐形地展开抽象的过程,使思维的抽象运动形象可感。作者在创作中,习惯于把一个个词语的具象精心安排在一起,它们经联想产生的丰富内涵组成了一幅幅连续而有机画面。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他们总是选取、塑造一些最妥贴、最适合的形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些形象往往与本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心理相联系、反映他们的共同情感。对这些形象的感知,使读者更容易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
第二个层次:体验情感。情感不仅是作品创作的动机、影响作品发展的内在因素,更是作品灵魂的体现和判断作品有无艺术价值的依据。读者只有透过作品外在的语言形式,深入到作品所寄寓的情感世界,与作者展开情感的对话和交流,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谈得上是对作品的真正阅读。首先要在品味语言中体验情感,作者所有情感的表达都是通过对语言的组织来实现的,因此,读者应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作品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往往会成为读者通往作者情感世界的窗口。其次要在作品情境中体验情感,由于汉民族具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汉语作品情感表达是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呈现的,它往往是通过记叙其他事物,创设相关的情境,通过这些事物和情境间接、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读者只有深入到这种情境中,才能体会到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厚情感。再次,要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情感,读者应成为作品角色的参与者,与作品人物或作者做角色的换位体验,才能体会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我们只有把自己摆在作者的位置上,才能体味到朱自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在喧嚣的新文化运动以后,曾经与父亲抗争的作者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人性和亲情得以回归,作品不仅表达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更表达出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悔意。这一作品具有中国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是一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写照,只有有了这种角色的体验,才可能真正地读懂这篇文章。
第三个层次:领悟意义。优秀的言语作品不仅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同时又是他们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层感悟,是情感和理念的艺术融合体。因此,我们阅读言语作品,不仅要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更要顺应作者情感发展的过程,去领悟作者寄寓于作品中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独特的体验情感,从而获取作品的意义,并以此丰富自身存在的意义。首先是对意义的理解。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而人对意义的获得,绝大部分是通过阅读言语作品而理解到的。汉语作品不仅贮藏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而且也昭示了我们存在的意义,汉民族对世界所有的认识和理解,都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储存下来的,因此可以说,汉语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我们存在意义的源泉。读者在理解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始终是保持一种敞开的态度,把自身的体验融注到作品的意义中,在对他人世界的理解过程中,必定会引起对自身意义的反问,进而进一步认识自身,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理解。其次是对意义的建构。阅读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只关注作品而忽视读者的存在,而真正的阅读是阅读者的阅读,阅读者是整个阅读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活动中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作用。读者总是用自己的兴趣、情感、意志同作品做双向的交流活动,读者的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必然会对作品意义产生积极的建构性作用。读者原有的个体精神也会同作品所呈现的意义产生某种交流活动,事实上,读者个体精神的形成,也都是通过与外在的客在精神不断交流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阅读活动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它一方面建构着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是读者自身意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荣开明,赖传祥,李明华等.现代思维方式探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2):35.
[2]杨启光.试论汉字和汉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J].汉字文化,1997(4).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