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校园中沉睡的巨人(2)
时间:2014-03-21 11:3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许昌良 点击次数:
文化化成。《易经》里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的就是文化的实质。文化不是自然增长与叠加,也不是校长强势的话语可以一锤定音的。其建构的过程就是痛苦的涅槃。我将之概括为“四化”。一是“物化”。文化是一个复合体。看得见的是物质,看不见的是精神。物质是载体,精神是内核。教育是需要物质的,教育的物质需要高贵、高雅与精美,在供奉与敬重中同化濡染。物化,让教育展现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创造的一种美,而非虚无的道德教化与灌输程序。这种实在的美,必然需要附着于具有价值性、文化传承性、互动性的美好物质之中,教育物件的前世今生构成了滋润人心的文化具象。人的生命价值因与教育物件的呼吸与共、把玩对话而得到激扬与深度觉醒。二是“人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成长与进步,学校文化是校长与师生互动对话、彼此理解融合的过程。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文化是有故乡的集体灵魂。三是“武化”。文化是“以文明去教化”,简称文化,是一个动词。建设文化的过程有时是需要“动武”的,即所谓的“先武化”再“文化”。刘向的《说苑·指武篇》讲得很清楚,“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好的学校文化是需要执行的,如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一种习惯、风气需要养成,养成的过程就是改变习惯势力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同化与顺应过程,有时不“动武”,不用机制约束推动,全部靠自然进步也是不行的。文化是“趋炎附势”的,特定情况下需要强大的力量推动。文化又是“和平演变”,“和平演变”也是一种征服。四是“活化”。文化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学校的文化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富有朝气的力量,学校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这就需要学校文化的元素与时俱进。例如,绩效工资实施后,改变了学校原有的许多惯性,包括激励措施、人际关系调适等,这就需要校长生成新的管理智慧去适应这种改变,我们实施的教师管理欣赏性探究就是一种探索。
法国社会学大师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行动者有意识地、自觉把握了他们与自身性情倾向的关系,行动者才能获得某种“主体”之类的位置。借助自觉意识,行动者可以经过反复思量,让他们的性情倾向“发作”,或是相反压制住这些性情倾向。新学校,尤其是合并学校,文化就是改变集体的惯习,形成稳定的文化主张与精神骨架,这个过程之艰辛与复杂就在于,不仅是形成文化框架建构,关键是形成集体文化记忆,形成文化主体,即文化的自觉。
德国教育学家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中的变革、融合中的创新,是唤醒校园中沉睡的巨人。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