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科研创新能力不仅是增强人才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件极具意义且非常紧迫的事情.本文结合我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际,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状况出发,阐述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旨在达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科研创新 培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大多不能为企业的技术提升、产品开发提供有效服务,科研工作开展较好、成绩较为显著的高职高专院校并不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高职学生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企业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只有全面的提升高校?W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兴旺我们的民族,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 ,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科研创新型人才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虽然近些年来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然而受到我国传统的培养模式影响,科研创新所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此背景下,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科研实践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培养方案,并提出具体的培养建议,为今后学生进行科研实训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
1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 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本身具有迁移性,把它引入到高职教育中来,使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将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2.1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心态
高职高专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没有科研创新的能力,所以,在进入实 验室进行科 研活动时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同学趁老师不在,上网聊天和玩游戏 ,而在工作期间避开教师回宿舍睡觉。工作责任心也不强,不能按时到实验室开展工作,实验不能持之以恒,很多同学不能坚持下去。部分学生科研实习期间,科学态度不够严谨,态度不积极,不去主动交流学习,缺乏从事科研创新必备的心态。
2.2学生缺乏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意识
传统的教育模式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学生处在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情境中,在学习方面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很多学生甚至认为科研创新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取得好成绩,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差,认为科研创新与自己很遥远,对科研创新一直抱有抵触心理,这些都导致我国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欲望,科研创新能力差等不良后果。其实,相对于课本上的死知识而言,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后期的工作和发展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而缺乏科研创新能力会给学生全面发展带来诸多的困扰。
2.3 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性
在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两条线。高校强调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然而在大部分教学时间内,他们只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严格的去遵守 教师定下的科研内容,没有自主,没有积极性,更谈不上有什么科研和创新。他们仅仅在做毕业论文的一段时间内才会被动地进入实验室,学生普遍缺乏前期科研训练。
2.4教学模式和制度制约了学生进行创新科研
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封闭,不利于教育者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科研,学生无法对科研创新进行正确的认识;学校提供的科研创新项目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最终导致科研创新教育落实受阻。此外,科研创新培养制度不完善也是影响学生科研创新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科研创新培养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缺乏必要的评价、奖惩机制不利于相关活动的有效落实,继而阻碍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培养计划有效落实。
3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3.1实施创新能力教育
创新能力教育是通过开设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指导等系列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能力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性思维、培养刨新能力精神和掌握创新能力方法的教育。这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能急着告诉他“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去探求“是什么”“为什么”。教师应给学生多说的权力和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设计假设、进行推断,让学生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创造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3.2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对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从大一开始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之中。大一学生由于刚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对大学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可塑性较强,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大型讲座和活动向学生普及科研创新培养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意识和欲望。其次,鼓励校内各组织社团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宣传,全面改变校园内对科研创新“无用”的错误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有效联系,并就一些具备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作为依据,调整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工作和计划,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提供保障。 3.3加强创新 能力技法的学习和运用
俗话说“方法对头 ,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因此 ,开发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主动学习并熟练运用各种创新能力技法 ,例如我们主要采用了 “头脑风暴法”、“设问检查法”、“奇妙组合法”、“逆向思维法”、“联想类 比法”“列举法”等方法 。
3.4培养创新能力的个性和素质
课堂教学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育者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添加科研创新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熟悉规律,并且能够不断地朝着科研创新的方向发展。无论多么简单的问题,也都要鼓励学生去想,创新往往隐藏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教师要善于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学校不定期的邀请相关领域的一些优秀人才向学生宣传科学研究的相关方法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相关活动,给予学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机会,进而激发出学生无限的科学研究热情 。
3.5制定完善的科 研 创新培养制度
想要保证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顺利,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不能缺少。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科研创新建立一套专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之愿意为科研创新付出精力。设立科研基金对激励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必 要的。学校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制度,引导学生成立科学研究组织,选派专门教师指导大学生的科研工作。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学生的不断实践,高校还应制定学生实践的相关制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育者指导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在增加学生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6改变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打破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 ,从注学生的平时考查和动态管理开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成绩以平时为主 ,期中期末为辅,增加科研创新活动的学分比例,与专业核心能力相近的科研创新活动可以折算该课程部分学分,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作为学生必修课程进行考核,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4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一笔隐性的财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高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展我国的科研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当下一件非常紧迫且艰巨的任务。应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的培养 ,使他们 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科研开发能力大为加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科技水平由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所体现,而科研创新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任务。培养学 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创新意识,塑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增强学生科研创新信心,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完善的学校鼓励政策,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高职高专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任重道远,但是相信通过各方的不断努力,一定能?蛉?面的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静. 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促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 河南科技,2014,(2):258-259.
[2] 于凌涛,任思旭.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C]. 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议:论文专辑),2014.
[3] 方仲炳,许秀茹. 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7):35-37.doi:10.3969/j.issn.1007-0079.2011.17.017.
[4] 何国勇,王磊,冯雯.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科研创新育人体系[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6):82-83.doi:10.3969/j.issn.1671-8089.2011.0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