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7 13:3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哲 点击次数:
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牢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必须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一、优化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精英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型,期刊论文发表这就要求物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公民素质这个整体目标来开展。物理教学中要做到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想品德相结合,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二者最终内化为人的品质。为此,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括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方面的考虑,做到教学目标设计的多元化,教学设计使认知领域和非认知领域的目标得到均衡落实,使智育与德育的发展得以和谐统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优化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方法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要素,包括:实验--自学--问题--讨论--归纳--讲述--练习等。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把以上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初中物理"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设计思路,掌握所选实验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选择与电源相匹配的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并学会它们的使用和连接。
(3)情感目标:通过研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初步领会到分析、推导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增强研究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教法的优化组合:①问题--阅读②实验--问题--讨论--实验--小结。
教学行为:首先,教师用教法优化组合①,教师出示投影:回顾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如何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著名的欧姆定律(I=U/R);欧姆定律如何变形推导得出R=R/I;启发学生:想要测出电阻,必须要测出哪几个量?如何测量?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然后,运用教法优化组合②完成其他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实验、提出一系列发散式问题、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师生共同小结实验结论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进行阅读、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概括、归纳、总结等,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思维方式、方法和策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学习方法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抓住物理实验这一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指导学生按照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进行学习,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模仿前人思维活动的模式,积极探究,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提问、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初中物理"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由凸透镜构成。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那么,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吗?
(二)提出猜想
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看来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跟物体和像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有关。无论照相机还是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都是凸透镜的两侧,而在放大镜中,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看来,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同侧有关。
(三)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
指导学生做实验,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前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和做法,使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
(四)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1.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2.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也逐渐变大。
(六)应用。学生自制土照相机、投影仪,课外用放大镜观察果树上的小害虫等。
学生参与了积极的探究过程,按照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认知、交流、合作,领取、清点、擦试仪器,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围绕多元教学目标的教法和学法的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事落实到新课程理念。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