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体育教学的主体间性走向及其施教策略(2)

时间:2013-11-17 11:3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马维平 徐勤儿 点击次数:


  2.打造人性化的班级授课环境,走向交往式教学
  如果将教学过程看作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看作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那么这将有助于克服班级授课对于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走向交往式教学首先需要将教学看作师生精神交往的过程,其通过对话、交流、沟通、理解,实现精神交往,而且交流必须在一种和谐、平等、开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以往的机械化的标准动作的示范,如果充满了师生的情感,可能会成为学生富有创造性思想的生成过程。此外在主体间性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学交往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打造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使作为平等交流主体的学生都能自由地、自觉自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由此克服教学中学生的"边缘化"和教师的"话语霸权",形成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交往环境。
  3.构建主体间性体育教学师生交往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体现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更要体现在情感交流、意志锻炼、信念的理解与共识上,师生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相互影响,力求走向多元主体的理解与交往。主体间性体育教学可以克服外在的"占有式主体"的弊端,作为身心交流的交往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师生之间达成互识和共识,使学生掌握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智慧和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活动场地大、实践活动多、交往较为频繁,这样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主体间性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以语言、示范动作等符号为媒介,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的体育知识与技术的传授,以及情感、信息的交流形成的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共识。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能因为承认教师主体地位,便排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因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便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主体间是和谐、平等的关系。
  4.整合体育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体育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导致了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的缺失,最终导致体育教学所培养的学生主体只会对外界进行占有,而缺乏对自我及他我进行追问和反思。主体间性体育教学本质上就是对"完整性"的人的追求,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转变体育课程观,系统整合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整合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会处理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对社会的关爱,形成对自我的反思品质与批判精神。总之,要渗透体育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保持合理的价值向度。
  四、改进主体间性体育教学的运行机制
  1.建立主体间的沟通机制
  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沟通来确定存在关系的,离开了主体的存在与沟通,主体间性便无从谈起。主体间性体育教学的建构需要通过主体之间的沟通而实现。要加强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其走向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通融,力求形成一种沟通机制。主体间性体育教学的实施需要畅通沟通渠道,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相互传递和交流彼此的思想、认识、情感、观点、意见等等,使其达成一种互识和共识。此外,还要保证主体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逐渐克服教师的话语霸权,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要克服相对权威中心主义,例如体育教师和学生交往中的教师中心,这种中心会使学生产生恐惧感和依赖感,逐渐趋向实质的边缘化,不利于沟通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2.建立主体间的互信机制
  主体间性的存在,除了沟通对话,还需通过主体之间的互信得以实现。主体间性体育教学中主体之间对话的开展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但这种对话机制需要建立在师生主体间互信的基础上,需要一种互信机制的建立。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如果缺少爱、缺少谦恭、不相信人就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信任,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条件。
  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之间互信机制的形成,离不开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理解是实现互信的重要前提。主体之间的交往,一旦形成对同一事物的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将有助于真正实现主体间的共识。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年龄、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承认并尊重主体间的差异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寻求共识,才能真正建立主体间的互信机制,促进主体间的有效沟通,才能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庆山,郝秀艳.主体间性视角下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融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
  [2]冯向东.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4(5).
  [3]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