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智慧 提高实效
时间:2013-12-11 14:0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爱民 点击次数:
摘要:语文课堂是灵动的课堂,经常会因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出现改变。作为教师,如何进行巧妙引导,有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拟从"缜密预设,预约生成;教给方法,灵动生成;巧妙评价,促进感悟;学习读书,增加底气"四个层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65-02
作者简介:季爱民(196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南通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教得糊涂,让孩子也学得糊涂。语文课堂是灵动的课堂,经常会因孩子的学习情况出现改变。作为教师,如何进行巧妙引导,有趣、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呢?
一、缜密预设,预约生成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老师用得最多的是教参和备课用书,很少真正用心地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致使备课简单,浮于表面。语文课堂是在教师睿智先导(预设)、立足学情的基础上,巧妙点拨、展开学习的。面对孩子的意料之外的回答,教师该如何点化,让生成更精彩呢?
【案例1】一位老师在执教《放小鸟》一课时,通过图片和文中的描述,让孩子感受小鸟的可爱以及小男孩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但是笼中的小鸟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又让小男孩很难过。这时候,老师创设情境,鸟妈妈找来了,母子之间展开感人的对话。
师:在这种情况下,你最想说什么或做什么?
生1:离开妈妈的孩子真可怜。
生2:放了小鸟,让他们母子团圆。
生3:小鸟的家在大自然中,我们应该放了它。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应该放小鸟回归大自然,跟妈妈团聚。有同样想法的孩子请举手?(有6个孩子没举手)
师:(看了看,没理睬)文中的小男孩跟你们一样,决定放了小鸟。想放小鸟的孩子站起来,一起读读最后一小节。
【反思】案例中的6个没举手的孩子,心里的想法肯定与老师的设想是不一样的。但老师完全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学生为什么不愿放飞小鸟呢?或许有很多的理由。课后,笔者问其中的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不愿放小鸟呢?那小男孩振振有词地说,这么漂亮可爱的小鸟在以后的飞行中可能还会被捉,不如由我来精心照料它。显然,孩子是为小鸟今后的生活担心,但老师却视而不见,让生成的精彩擦肩而过,以致多了一份遗憾,少了一份灿烂。
二、教给方法,灵动生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以致用。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突出语言习得,读写结合,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案例2】一位老师执教《黄山奇松》的公开课,在学习第2自然段品悟奇松的奇美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请细细读这一段,从字里行间仔细体会,你认为松树的奇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学生自主读文,读出了松树的模样奇特)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松,可以有感情地读、背,可以当小导游介绍,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松作介绍。(小组合作完成)
师:刚才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能告诉我喜欢的理由吗?
生1:这三种松树模样奇特。
生2:这三种松树具有人的特点,很有感情。
生3: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这三种树写活了。
师:作者之所以把三大名松写得如此出色,是
因为他不但抓住了这三大名松的特点,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请你们找找看,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句子?(生交流)
师:大家刚才描述得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那黄山上这么多奇美的松树,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三种呢?
生:因为这三种树最具特色。
师:是呀,介绍时,不能所有的都写,还要抓住最具特色的来写。
【反思】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读写有机结合,促进语言的习得。案例中的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触摸文本,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小练笔,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巧妙评价,促进感悟
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师这样鼓励学生:"你说得真棒,掌声鼓励。""啪啪啪",教室里响起有节奏的掌声;有时竖起大拇指表扬。表面上看起来教室里很热闹,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这种笼统的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显得苍白无力。恰当的评价应该依托文本语言和学生的语言特点,巧妙引导,唤醒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不断提升其语文素养。
【案例3】《荷花》一课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这句话中你们觉得哪个字最吸引你?
生:老师,我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可美在哪儿,我说不清。
师:那作者为什么选择用"冒"字呢?再去读读课文,再展开想象,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怎样长出来,才能叫做"冒"?
生:每一朵荷花都竞相开放,每一朵荷花都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对呀,荷花此时的心情是急切的、兴奋的,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长出来,谁也不让谁。这个"冒"字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荷花的激动、争先恐后。以后用词,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用生动准确的词语来描绘事物。
【反思】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化解了此时的尴尬,然后这位教师巧妙地通过换词体会、展开想象、体验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层层深入的巧妙评价中,体会到了"冒"的精妙绝伦。作为教师,要富有教学智慧,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巧妙评价,既尊重学生,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
四、学习读书,增加底气
在构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中,老师指导孩子读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很多老师却疏忽了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很少能做到言传身教,整日忙于备课、批改作业等,挤不出时间读书;在备课的过程中,钻研教材不够深入,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课堂上错误百出,误人子弟。
【反思】孩子在朗读中出现错误,老师应该负主要责任。古人说"厚积而薄发",只有广泛阅读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身心受到知识和智慧的润泽,才能使自己的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语文老师,不学习、不读书,不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是很难适应课堂教学的,是很难让学生信服的。
参考文献:
[1]刘文姗.扬长避短,追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2,(5).
(编辑:成向阳)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