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3:5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鲁宁 点击次数:
[摘要]:教师的微笑能带来鼓励、关心、宽容、接纳、理解等诸多教育价值,但教师的微笑为什么能够产生教育意义,学生又是如何体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呢? 依据现象学的理论分析,只有发生在具体生活“ 境域”中的教师微笑才能产生教育意义,而“ 孤立”的教师微笑则不能产生教育意义。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 领会”过程,就是学生对当下生活“ 境域”不断描述、不断解释、不断反复的过程,就是自己的“ 前了解”与当下“ 境域”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教师微笑的那一刻,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那一刻,教师和学生是共同“ 投入”到微笑中的,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 投入”,教师的微笑才能产生意义,相反,“ 形式的微笑”则不能产生教育意义。
[关键词]:教师微笑;境域;领会;投入;现象学每个学生都喜欢微笑的教师, 因为教师的微笑意味着温暖、宽容、鼓励、接纳、谅解、关心、理解和宽松的氛围,当然,在某些境域中的教师微笑还有着一些可意会而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蕴。“ 在那一刻,教师微笑了……, 学生体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语言、没有解释、也没有暗示,只有微笑,但学生却体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发生在具体生活“ 境域”中的“ 事件”, 对它的描写与解释唯有借助于现象学的方法才能完成,因此,本文将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这些问题。
一、发生在具体生活“ 境域”中的微笑
作为学生,每天都会遇到面带微笑的教师,教师的微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微微翘起的嘴角像是湖面上的一道涟漪, 灵动的眼睛充满着爱意与真诚,在不经意间微笑像一抹阳光,迅速的划过脸面。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这样描述教师的微笑,那么这种微笑固然能带给我们“ 温暖”、“ 友好”的感觉,但我们却不能说,这样的微笑也能产生宽容、理解、鼓励、信任、接纳的意义。现象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这些看似“ 真实”、“ 准确”的对教师微笑的描述,其实只是对教师微笑的“ 孤立描写”,而“ 孤立”的微笑并不能单独的产生意义,只有在具体生活“ 境域”
中且出自生活“ 境域”的微笑才能被体验到意义。[1]比如,只有“ 当教师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当学生希望获得教师的理解时, 当学生胆怯的回答问题时”,这时候教师的微笑才能产生宽容、谅解、理解、信任、鼓励的意义。因此,现象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看似“ 孤立”的微笑能够“ 被看到”,能够产生意义,其实源自于一种没有被看到的特定“ 境域”;或者说,教师的微笑能够产生意义并不是由“ 微笑”本身决定的,也不是由“ 学生”这个微笑的观察者决定的,而是由微笑所置身于其中的那个“ 境域”来决定的,只有在特定的“ 境域”中微笑才有其特定的意蕴。
那么,什么是境域? 在现象学中,境域( Horizont,或译为“ 视域”、“ 地平线”) 意指任何一个经验对象或行为得以产生的整体和背景。[2]在胡塞尔看来,每一个被意指的对象和行为都不是孤立的被经验到的,都是作为某个具体“ 境域”中且来自于“ 境域”的事物而被经验到的, 这就是讲每一个当下的经验都有其发生的“ 境域”,每一个经验对象都是在一定的“ 境域”中与我们遭遇的。[3]克劳斯·黑尔德( Klaus Held)对此解释说,认为对象总是在境域之中,即是说对象总是在某个意义指引的网络中, 而诸多意义指引的网络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指引就构成一个“ 境域”总体,也就是“ 世界”。[4]
因此, 对教师微笑的描述就不能仅仅是对教师面部表情的描述, 而应当是对教师微笑发生的“ 境域”的描述,因为微笑的意蕴只有在“ 境域”中、在“ 教师”与“ 学生”打交道的活动中才能呈现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教师的微笑:“ ( 这个) 教师的这一次的微笑不同于任何其他教师的微笑, 也不同于自己以往的任何一次微笑, 而是发生在当下的一次微笑, 这个微笑可能发生在一个学生正在疑惑是否应该站起来回答问题时, 也可能发生在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时, 亦或者发生在一个学生因为担心迟到而冲进教室时,正是在这一刻,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在当下、在这一刻学生看到的教师的微笑,不是作为教师的面部表情存在的微笑, 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礼仪存在的教师的微笑, 而是发生在当下‘ 事件’中的这一刻的微笑,这个当下的微笑是与学生们正在做的‘ 某事’相关联的,也是因为学生做‘ 某事’而出现的微笑。在这一刻,教师为什么会微笑呢?因为他‘ 看’到了学生当下的‘ 遭遇’,‘ 看”
到了学生需要被理解、需要被宽容、需要被鼓励、需要被关心的所处‘ 境域’。因此,在这一刻,教师微笑了,微笑中蕴含着意义。”
对教师微笑的现象学描述, 不同于对教师面部表情的描述,这样一种描述告诉我们:微笑只有在一个个实际性的生活“ 境域”中才有其特定的意蕴,教师的微笑只有在学生与教师的当下“ 遭遇”中才有意义。如果不是在这些生活“ 境域”中,教师的微笑只能是抽象的面部表情或者社会性的礼节, 这样的微笑固然能带来社会性的“ 友好”和“ 亲和力”,但这样的微笑却不能产生鼓励、宽容、谅解、理解的意蕴。因此,教师的微笑只有在生活“ 境域”中才能产生意蕴,而不同生活“ 境域”中的微笑也都有其不同的意蕴,这同样意味着,只有在这个特定“ 境域”中的学生才能体会到微笑的特定意蕴。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