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

时间:2014-02-22 09: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滕瀚 黄洪雷 点击次数:

  摘要:文章在总结分析我国当前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讨论了场所联结、场所依恋、物理环境维度和社区维度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方式转变和社会心理融入的影响,并从环境心理的视角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社会融入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环境心理;场所联结;场所依恋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20-006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环境心理的视角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李克强总理在首次新闻记者见面会上也强调了城镇化的基本战略,“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1]。

  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民“被上楼”、“伪城镇化”、“半城镇化”、“不完全城镇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对城镇化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居住空间城镇化,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镇化。相对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文化形态城镇化、以及社会结构城镇化才是我国城镇化的难点和重点。“新型城镇化”并不仅只是人口城镇化,不仅是把农民身份市民化,更重要的是在市民化过程中,实现生活方式、文化类型、心理资源,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城镇化。然而,“相对于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却明显滞后。”[2]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活文化城镇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农民进城”、“户籍变动”仅仅是一种表象,深层次的城镇化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城镇化,为进城农民提供稳定而可融入的生活环境。

  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环境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场所心理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独特的视角,并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心理融入提供良好的实践建议。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环境心理对生活方式城镇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城镇化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融入的环境心理视角

  环境心理学通过居住者的个体内在关注与外在关注的结合,研究人和环境场所的交互。内在关注是指居住生活者对环境的态度、认知和心理体验,外在关注是指居住生活者关注物质背景,以及物理环境如何影响居住者。在环境心理研究中,环境适宜行为与谁属于或不属于特定场所的政策和法律的发展相关联,研究的目标指向服务于特定目的环境构建。另一些研究关注人们如何构建他们自己的空间,以及人们怎样理解他们周围的物理和社会的世界,从这个角度,心理学家研究出社区驱离。[3]168环境心理学认为:某些场所会促进或抑制特定行为或产生相互作用,这时心理学家会思考环境中的适宜行为和可接受行为,并思考环境中适宜行为和不适宜行为的规范制定。这对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生活方式转变和社会心理融入,改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活环境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Altman提出,社会关系内嵌于特定环境之中,强调人与环境是“相互定义”的,因为两者相互塑造,并给对方赋予意义。[4]活动环境是社会生态与文化传统的显著可见的表现形式。活动环境同时包括物理环境特征和个人特征,包括规则、意义、价值等,这些都形成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活动环境使心理学家思考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怎样通过他们的活动而同时去塑造和被塑造,简单的活动形成了关于适宜行为的社会规范。

  在城镇化进程中,避免伪城镇化和半城镇化,应综合环境心理的研究视角,帮助农业转移人口理解城镇化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和意义,帮助其建立与城镇化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当前,怎样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意义感,使得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生活快速化不会消弱农业转移人口对地方的意义感,这从根本上涉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幸福感。由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从环境心理的角度考虑环境的历史持续性、环境的独特个性特征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意义感的促进,增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场所联结和城镇场所依恋。

  二、环境心理对城镇化进程中

  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影响

  (一)环境心理的场所联结影响着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心理融入

  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方式转变和社会心理融入与他们进入城镇后的场所经历有紧密关联。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基于场所的身份认同逐步得到一种“内部人员”的感觉而得以形成社会心理融入,这是一种通过对环境的深入了解以及城镇环境场所提供的一种“内部人员”感觉而得以逐步形成。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另外一种环境心理现象是场所联结和场所依恋。场所联结发生于亲密的经历中、与他人的当地关系中,并延伸至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场所之中。[5]场所联结意味着人与他们家园和群体的长期结合。这些联结并非静态,它们是可以变化的。如果人们在那种为他们所期望的特征与目标提供支持的环境中未能改变,那么联结也许就会受损[6],这体现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后,如果出现某些期望没有到位,那么上访事件和其它群体性事件就时常发生,他们会要求补偿或产生乡村依恋这种心理退回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对贯穿我们生活的基于场所的身份认同来说,场所联结极为重要。场所中的物理环境往往有助于人们形成自我效能感和独特性。这种与场所的关联也可以连接到特定群体中去,并且与声誉或耻辱、文化、宗教、种族以及社会地位相联系。场所本身有着远超个体谈话者的历史,场所与特定群体相联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它们自己的特征。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联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它们自己独特的城镇社区文化特征,是促进社会结构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场所依恋是个体在地方和场所联结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它影响着个体对地方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个体自身的社会生活方式。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城镇的依恋直接影响到他融入城镇社会的程度,以及他在城镇生活的幸福感。研究者[7]对宾夕法尼亚州的四个社区的抽样发现:地方依恋是个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指标。研究表明[8],有依恋的社区成员比那些没有依恋的社区成员,有较多的当地社会资本。与没有地方依恋的人相比,有地方依恋的人被证实有更高的心理一致性,更容易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更容易建立稳定的社会联系和邻居联系,更容易对家庭的根源感兴趣,更容易相信人,一般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对城镇社区的地方依恋,这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方式转变和社会心理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场所的社会资本是影响场所依恋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场所的社会资本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在人们面对困难所带来的身心健康威胁时起到缓冲作用。城镇化进程中,给刚转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提供各种各样的联结,使得几乎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它都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有一种归属感,使农业转移人口感觉到一种支持、信任以及与群体的良好联系。

  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场所依恋和场所环境的驱离有显著的关系,场所环境的驱离与场所联结过程中的消极认知和消极体验有密切关系。在实际中,为消除歧视、偏见和促进和谐,政府会采取各种策略和方法化解歧视,但是体制上的去隔离化过程会被再隔离的活动所隔断。不管政策怎么变化,隔离与排斥都会因日常环境中的世俗活动而重现。比如,有研究者[9]发现,在英国,新的住宅建设可能会对来自不同群体的新居民和当前居民都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群体共居一处,可能会带来场所的消极认知。所以,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城镇化环境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场所隔离和排斥,建立城镇化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环境依恋,防止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隔离与排斥。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