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14 10: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佳豪 点击次数:
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流动空间的扩大、就业机会的增多和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等,空巢老人家庭数量不断增长,空巢期不断延长,老年人家庭照料难以安排。于是,以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院舍照料模式应运而生,承担起对老年人看护、医疗、保健等照料任务。但是,院舍照料模式存在经济成本较高,个体自我照料能力被削减,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与家庭及社区的接触减少,缺乏自由,对个性化服务需求缺乏回应等弊端。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空巢老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医疗保障等方面需求的增长与个人满足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将越发强化,由此产生的冲突加剧了老年人与社会的隔膜感和疏离感 〔1 〕 ,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切的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福利服务需求。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大量城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探讨其养老需求及如何建构满足其养老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城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资料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涉及的城区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与子女住在一起、年满60周岁及以上、居住在城区的老人。2010年12月,课题组和合肥市老龄办携手对合肥市城区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生存状况和养老需求的调查。本调查采用多段抽样方法,在合肥市的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和新站区等7个城区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4份,回收率达到97.5%。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收入消费情况、健康状况、医疗服务情况、社会参与情况等11个方面60个子项目。课题组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40位空巢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所有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2924位空巢老人中,男性占51.44%,女性占48.56%;城镇户口占80.98%,农村户口占19.02%;60~69岁占25.48%,70~79岁占36.44%,80岁及以上占38.08%;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占59.51%,接受过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的分别占22.16%、11.11%和7.11%;已婚且原配偶健在者占50.02%,独身者(包括丧偶、离婚和未婚者)占49.98%,其中,10.61%的老人未婚,36.41%的老人丧偶,1.86%的老人离婚;49.15%的老人已退休,24.41%仍在工作,26.44%的老人无业。
二、城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指老年人生活中需要并希望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资源保障与服务支持 〔2 〕 。据调查,目前城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保障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生活照料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和养老方式需求。
(一)经济保障需求。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是保证其享受有质量、有尊严晚年生活的基础。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由于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逐步丧失和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而减少,而基本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开支又是刚性增加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从收入水平来看,29.76%的空巢老人经济收入在合肥低保线259元以下,27.77%的收入在260~699元,9.98%的收入在700~999元,32.49%的老人在1000元以上,甚至有13.67%的空巢老人不仅不能从子女那里得到资助,反而还要时常接济他们,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收入水平。从收入结构来看,空巢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退休金、社会救助和子女资助,分别占41.24%、23.15%和20.73%。总体上看,城区空巢老人每月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物质生活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但这些经济收入并不能充分满足空巢老人的经济需求。调查发现:55.14%的空巢老人认为收入"够"或"刚好"能维持日常开支,44.86%的空巢老人则认为收入不够维持日常开支;48.84%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经济上有保障,但51.16%的空巢老人觉得缺乏经济保障。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对物价上涨和自己随时可能要支出的医疗费用充满担忧,缺乏生活安全感。其中,72.83%的空巢老人没有给自己准备养老的钱,有52.02%的空巢老人担心没钱治病。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人们是否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因此,在发展社区养老时,应为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满足其经济保障需求。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