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席勒审美状态的再认识
时间:2013-09-04 08:5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admin 点击次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诗人,席勒从美学观点入手,努力寻求人性的完整与社会的自由。《审美教育书简》的创作目的不仅在于研究美与艺术,更在于通过美与艺术培养完整的人性与和善的社交性格,从而完成改造社会的目标。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审美在席勒整个思想中的作用及地位存在观点上的分歧。一些学者主张审美是终极性的,观念中的审美王国是席勒的最高追求;而本文通过对其人性发展三阶段理论的介绍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分析,阐述审美在席勒思想体系中的中介作用。
一、席勒美育思想简介及其历史地位
弗里德里昂·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育观念对德国古典哲学及后世美学、哲学等领域影响深远。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以书信体的形式集中阐释了自己的美育思想,并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美育这一门学科。
继笛卡尔提出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西方经典二元分立范式困境后,许多哲学家都曾试图用美的观点进行协调统一。在席勒之前,美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休谟、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主观-感性”方式:认为美应强调感性、情感与经验。第二种是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美学的“客观-理性”方式:认为美应强调普遍性规律。第三种是试图对前两者进行调和的康德的“主观-理性”方式。康德试图在物自体与现象界之间寻找一种中间活动即审美活动,在自然王国与意志王国之间搭起桥梁。可是康德总在主客体间摇摆不定,认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标准是“主观合目的性”,并最终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席勒认为,前两种方式都有失偏颇,有碍于完整人性的统一,而康德的第三种方式又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主客间的统一。于是,席勒将自己“客观—感性”的思想确立为第四种方式[2]。这对后来黑格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参考作用,并将“绝对精神”概念助推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
尽管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没有对经验派的感性主张与理性派的理性主张予以直接抨击,但是针对形式性(指感性)与人格性(指理性)对人性的抢占所造成的危害给予了充分论述。当形式性变得不可遏制之时,社会便会产生一种可怕的情况:“解除了约束的社会,不是向上驰入有组织的生活,而是向后坠入自然威力的王国”;当人格性取得绝对地位时,“我们道德习俗的矫揉造作的礼貌拒绝给自然以可以原谅的第一票,为的是在我们的唯物主义伦理学中给自然以决定性的最后一票”。[3](P11)席勒不满足于康德在主观基础上找寻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他认为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美可能对人成为由物质转向形式,由感觉转向法则,由被限制的存在转向绝对的存在的手段,不是在它帮助思维的时候,而只是在美把符合于本身立法的显现之自由赐予思维能力的时候”[3](P58)。因此,席勒分别对感性与理性进行扬弃,承认对立,包含统一,开创了人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审美状态到达道德状态的客观唯心模式,直接启发了黑格尔。
二、人性发展的三阶段:自然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观念——人性的完整性,这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与前提,也是其目的与归宿。法国大革命后,自由的理想没有实现,加上德意志民族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席勒对此表现出深深的哀思。在席勒看来,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知性与文明对人性造成的分裂: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孤零零的碎片上。相较于现代人被割裂的完整人性,席勒对古希腊人性的内在和谐表达了敬仰与钦慕。在古希腊人身上,我们能发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激情与成熟的协调统一。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古希腊人与现代人的区别进行过这样的分析:首先,现代人对直觉与思辨有着深刻的划分,而在古希腊人那里则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其次,由于感性与理性被分割开来,现代人处于纯粹盲目的状态中;而在古希腊人那里,“两者在必要时可以交换它们的事务,因为任何一者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尊重真理”,于是人便处于纯粹自由的状态下。[3](P1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