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3 14: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苟文蓉 点击次数:
3.3幽默闲适之美
例:
原文:
芸曰:“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浮生六记》,林语堂,1936:48)
译文:
“ItissaidthattheOldManundertheMoonisinchargeofmatrimony,”saidYun.(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LinYutang,1936:48)
原文中的“月下老人”属文化负载词,在汉语文化中承载独特的文化含义。而在译文中,林语堂将“月下老人”直译为“theOldManundertheMoon”,语言幽默,保留了这个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形象,既表达出了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流露出了对这夫妇二人来世还能共结连理的美好祝愿。
4.结语
由以上译例不难看出,林语堂译作中处处承载着其“美译”的思想。林语堂翻译作品不仅重视“忠实”、“通顺”,更加注重表现和传达原文的“精”、“气”、“神”,在“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宏大胸怀下,林语堂以其译作独有的率真表现之美、自然性灵之美和幽默闲适之美征服了东西方读者,这也是林语堂对我国翻译美学作出的贡献和启发,为此,谨盼热心研究林语堂的同道,共同思考探索林语堂译作中的“性灵”美学。
注释:
①②林语堂.论翻译语言学论丛: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③林语堂.论性灵.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VOL18:238.
④林语堂.论文.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VOL14:147.
参考文献:
[1]陈荣东.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7(04).
[2]江震龙.林语堂的“性灵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4]郎江涛,王静.林语堂译学思想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9).
[5]林语堂.MyCountryandMyPeopl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林语堂.八十自序[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1.
[7]林语堂.大荒集[A].生活书店,1934.
[8]林语堂节译.J.E.Spingarn著.新的文评[A].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林语堂.林语堂文集[A].第10卷散文,作家出版社,1996:372.
[10]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11]林语堂.论翻译[A].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2]林语堂.论译诗[A].林语堂名著全集·无所不谈合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17-320.
[13]林语堂.论文[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4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14]林语堂.论文[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4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7.
[15]林语堂.论性灵[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8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36-238.
[1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林语堂名著全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17]沈复著,林语堂译.浮生六记[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8]孙迎春.译学大词典[M].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19]陶侃.林语堂与表现主义美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0]王焕池.特定文化词语与《浮生六记》译本[J].外语学刊,2004(2):104-106.
[21]王兆胜.近几年林语堂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1996(1).
[2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73-81.
[23]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321.
[24]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J].外语学刊.2004(02).
[2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6]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摘要:在汉语与英语当中,移就修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形式。顾名思义,移就手法就是一种由新的被修饰语、转移修饰语二者所构成的一种全新的词汇搭配模式。在莫言的作品当中,移就修辞出现频率相当高,本文对莫言小说移就修辞的使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莫言作品。
关键词:莫言小说移就修辞特色研究
作为当代最具语言实验性的作家之一,莫言并不侧重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处理,反而突出感觉描写,他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呈现出一幅兼具可嗅、可听与可视的画面,作品极具艺术审美情趣,让读者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然而,语言终究是理性的、离散的一种符号概括,在长久的历史发展当中,它是约定俗成的一类特定的符号系统。与此相反,思想则是抽象而连续的思维成果,怎样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展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众多辞格当中,移就是莫言首选,我们可以看到,在莫言的作品当中,移就修辞出现频率相当高,笔者将对莫言小说移就修辞的运用特色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莫言的作品。
一、移就修辞手法概述
在我国文学领域当中,对于移就修辞存在多种解释,笔者将其中比较权威与典型的四种解释归结如下:第一,《修辞格》(唐钺)对于“移就”的定义是当两个理念有机联系至一起之时,其中一个观念的形容词通常用来作为别一个观念的头上。第二,《修辞学发凡》(陈望道)曾对移就修辞描述为当有甲乙两个不同印象形成一体时,作为主体的作者就将甲印象性状直接用在乙印象身上。第三,谭永祥及倪宝元对于修辞手法的定义在其作品当中也与陈望道相似。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移就修辞就是将原来用于叙述甲事物本身性状的一些词语,我们将之用来对乙事物性状进行描写,且被修饰语同句子主体“人”之间同修饰词语存在某种特殊语义情境。与拈连手法不同的是,移就修辞范围较大,也无需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事物。它的实质其实是词义的一种超常搭配手段。这种修辞手法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可以提高行文的新鲜感、精练语言,有利于突出作者的个人特色,而更重要的则是这种手法同魔幻现实主义流派非常适合,这是由于它能够更好地将象征形象表述出来,从而使作者构建一种多层化的空间,丰富行文感情而决定的。
在莫言的作品当中,正是通过对大量移就手法的应用,从而形成鲜活的写作风格。在他的小说中,这种人物的夸张构成渲染及一些生物本身的拟人化操作手法,通过不断地交叉与错综,终于形成自身独特的莫式写作手法,正是因为如此,才奠定了莫言今天在世界文化领域当中的地位。
二、莫言小说当中移就修辞手法的使用特色分析
在莫言的小说作品当中,其所采用的移就修辞手法大多是定中结构,笔者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现将从句子主体“人”与修饰语及其中的被修饰语当中的关系就对莫言作品进行分析。
2.1直接关系的主体——“人”的心理移就及特征
莫言在作品《欢乐十三章》当中在关于班长递给别人两片安眠药之时,曾有这样的描写:从班长的身后,一只失眠的手伸了过来。“失眠”通常本意为睡不着觉,而莫言在这里却将其用来直接形容“手[1]。这是一种不常见的手法,其要表达的其实不在于手是不是失眠状态,更为重要的,作者这里的“手的失眠”实则传达的是人的一种失眠,而手在这里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在莫言的另一部作品《倒立》当中,曾写到一个青年推开门的动作,他腰微弓着,并且迅速闪到旁边,脸上还挂着微笑,那是一种训练有素式的笑。通常来讲,“训练有素”常用形容的是一种严肃的训练模式,比如部队之类的,而莫言在这里这此词来形容人的“微笑”,我们或许会将其误认为是拟人化手法,但其实是移就的使用,拟人与移就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有明显区分,这里用的就是移就的形式。在这几种描写当中,既能让广大读者对主体的心理与特征有所了解,又能体现短语自身的新奇而丰富的语言魅力。
2.2修饰语侧重于有效突显被修饰语特点的修辞移就
《红高粱家族》里莫言将树上飘落的雪点与雨点的后果用一句话描述:“把密不透风的黑暗划出一道道鲜明痕迹。”[2]从一般语义上来看,“密不透风”一词通常的作用在于用来形容事物本身的无空隙与紧密之感,而对于“黑暗”来讲,其实它本身并未有这种属性,而在这里,莫言将房间性状巧妙移植于“黑暗”之上,有效渲染“黑暗”的悲凉氛围。在《红高粱家族》当中,还有一处描写:有一名男子在路边的高粱丛里亮开“坑坑洼洼”的嗓门,在这里,道路本身的情况的“坑坑洼洼”更突出了人的“嗓门“的情况,那是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此之外,在《红高粱》当中,又对高粱的声音作出如此描述:烟雾当中缓缓流动着,在这片土地之上穿行而过的有如墨水般明亮的声音的喧哗。[3]房间充足的光线性状“明亮”有效凸显了声音的“喧哗”程度。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后面两例移就修辞经过不断地对后面修饰语的有效激发,从而生动再现了被修饰物体的现状与较为显著的特征,这种手法除了具有一定的幽默与新颖个性外,其实也兼顾了推理性特征。
2.3被修饰语同修饰语二者间矛盾关系的具体移就
莫言作品《丰乳肥臀》曾写道:“一条活着的死胳膊。脚上绊着肠子。”一般来讲,“活着”主要形容的是具有主动性有生命的一种动物或者是人类本身,在这句话当中,莫言将“活着”用来当做“胳膊”一词的定语,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移就手法,然而,“胳膊”一词之前作者又加了个“死”字对其进行修饰,恰好同“活着”一语产生矛盾,但作者在上下文当中对其有所描述,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意思。这种句子实际上就是被修饰语与修饰语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典型性移就修辞手法[4]。
总的来讲,移就修辞是莫言比较擅长的,它让莫言笔下的所有事物都产生了一定的情绪与个性,无论是作品当中的光芒、流水还是太阳,都从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其所要表达的情绪,经过莫言的处理,这些情绪有了具体交织,丰富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合理应用无数世界,就交叉成了莫言的世界,而这可归结为对移就手法的一种科学运用。它让语言更简练的同时,特殊的语法搭配也让读者对其作品产生陌生之感,从而有效延长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及想象时间,增强作品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对于移就手法的运用,虽然莫言不是尽善尽美的,然而,作为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对文学领域的启示作用相当大而重要。
参考文献:
[1]林红.英语中移就修辞格的修辞效果分析及翻译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lofHubeiCorrespondenceUniversity,2012(08).
[2]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ContemporaryWritersReview,2011(04).
[3]雷艳红.语言环境与认知机制的协同对英语移就语义合理性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TonghuaNormalUniversity,2012(09).
[4]林慧英.浅谈英语移就格的逻辑矛盾理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west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2(04).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