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6 10: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季春华 严亚雄 点击次数:
在开发区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环境中,每个教师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体烙印,对教育工作的个体理解隐藏在内心深处,常常会带来沟通的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工作室每个成员个体能量的放大,带动全区教师在教育方面实实在在地快速成长,讲座引领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专家引领。或观看专家的讲座录像,如由广东省教育学院李季教授主讲的《叙事教育——拨动“情弦”的教育艺术》、南师大教授高德胜主讲的《道德教育的二十个细节》等;或聘请省市著名专家、学者、区教研员等作专题报告;工作室主持人季春华开设了《今天我们怎样开发自己》的专题讲座。
二是同伴互助。工作室成员中谁的思考成熟了,就会不定期地举办理论讲座。如成员李小琴和严亚雄两位老师就面向全区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活动的不仅有来自区内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还有慕名而来的开发区其他七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
二、聚焦式发展:寻找个人成长的生发点
(一)个人自评报告,认清自己高点定位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自我认识和分析是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工作室邀请南通市名师导师团为每个成员一一“把脉会诊”,拥有了专业成长的生命自觉,正确剖析了自身优劣,每个成员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用更高的目标来引领和调整自己,教育人生再次拥有了更远大的努力航标,大家在规划中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二)论文互评互批,携手进步共同前行
工作室成员借助自身的跨学科特点,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反观他人的文字,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活动中,我们将论文初稿上传至QQ群空间,每次安排好主评和辅评人,大家围桌而坐,针对各自论文展开了轻松、自由、热烈的研讨,其间有论点的纷争,有思维的碰撞,更有经验的分享。在点评过程中,组员们针对论文特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点评,既肯定成功之处,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互批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是主持人对每个人的文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修改意见。有时成员中一人批多人的文章,有时是多人批一人的文章,有时是一人批一人的文章。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有效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育人理念。
(三)博客研讨交流,群体互动沟通无限
博客交流平台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让沟通无限,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共享智慧,有效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了自己的心灵感触和自我生命质量。
工作室成立初期,我们倡导每个老师都能建立自己的博客,为共同成长提供另一个研究交流的场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我们将每天上课、读书、管理班级的心得、收获及时上传,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教育思想和方法,大家在这种敞开的方式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相互促进着、提高着。如李小琴老师撰写的博文《孩子,你们是我眼中的奇迹》、严亚雄老师撰写的《就这样把他们丢下》等博文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四)精品课例打造,潜心课堂播撒希望
只有潜心课堂研究,将自己的爱与激情、坚持和聪颖投入到课堂中,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品课堂。根据工作室的工作重点,我们通过课堂研讨、主题观摩、有重点地议课等形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评价等方面潜心研磨和打造每个成员的精品课例。集体智慧的聚拢,让大家在融合中历练着、提高着。到目前为止,每位成员都整理出了1—2节有着鲜明特色的精品课例。
三、整体性反思,形成团队建设的核聚变反应
大家知道,同样的碳分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能会形成两种价值天差地别的物质,即坚硬闪亮的钻石或柔软漆黑的石墨。团队建设,也是如此。
(一)头脑风暴:转变思考方式
想起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但从长远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是啊,居高才能望远,为了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聪明起来、温馨起来,我们聆听,我们交流,我们碰撞,我们集思广益,我们相互启迪,在这种“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中,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慢慢得到改变,教育理念就这样慢慢走向正确的方向,融合在彼此的言行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变。
如我们就“为什么上课时间总是不够用”进行集体反思时,大家最终一致认为是我们对孩子的不放心导致。而这样的“不放心”将会培养出一批只会听讲不会思考的人,于是我们共同反思,从不同角度寻求改变的策略;针对开发区外来务工子女多的问题,我们开展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大家或介绍自己的处理经验,或提出讨论话题,大家群策群力进行教育商讨,最终达成共识:要付出更多关爱,要给予更多赏识,要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再比如针对近几年中学、大学在校生自杀事件频频,我们认真反思,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们已经教会了他们什么……一次次反思讨论中,带来了思考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我们明白了,所有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柔性碰撞:提升团队品质
一个团队的品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却可以决定团队的发展方向,当我们的视角从硬性规定转向柔性碰撞,当信息化触角延伸到共同体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看到大家的交流正从单向走向多维,工作室成员的交流正在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随性走向透明和可控。[2]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