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3)

时间:2014-02-26 10: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季春华 严亚雄 点击次数:

  工作室确立了共同愿景: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我们还明确了个人发展目标,认为卓越的教师应该是:区域学生发展的责任者、区域教师发展的同行者、区域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区域教育发展的促进者、教育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同时,我们还确立了团队发展目标,认为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优秀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全体成员经验分享的组织、教师发展连续支撑的系统、团队成员知识再生的土壤、催生孵化名优教师的摇篮。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共同体的文化应该是:共享、共融、共生,共同体应有民主的氛围、倾听的姿态、合作的情怀,共同体得倾听他者声音,促进自我发展,应答学生成长。

  如今,聆听窗外声音、袒露彼此心声、柔性交流碰撞已成为工作室成员之间群体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也成了跨学科教研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相互启迪、互相融合,不断超越原有的思想,团队品质得以更好地提升;与此同时,优秀的团队品质,也唤醒了工作室成员的生命潜能,成就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大家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着。

  (三)深度融合:凸显课程意识

  “跨学科”的特殊就在于其鲜明的动词形态“跨”。“跨”意味着一种交流、对话和融合,我们在探寻学科本质的同时更要充分理解学科的内涵,进行学科与学科的立体交叉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有效凸显课程意识。[3]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知识其实都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知识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多种知识的支撑。因此,工作室提出要突破学科本位,以知识和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努力促进知识的交融与渗透,从而向跨学科能力过渡。

  工作室着眼于知识的综合化,将大家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我们认识到,必须要在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不过分强调自己所属学科的特殊性,在遵循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努力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四、多层次辐射:让太阳的光亮照得更远

  (一)保持前瞻目光,倾心打造第一梯队

  工作室第一梯队成员都是来自本区各个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成员最低荣誉称号为“区骨干教师”。我们认为名师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较长的培养过程。三年来,大家通力合作,致力于工作室的发展,为自身发展和全区教师发展而努力着。我们以工作室为主要依托,每两周进行一次在场活动,同时,我们还建立工作室博客小组,不仅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还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使不同学校的教师有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为全区教师解疑释难,引领全区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发挥了第一梯队的辐射作用。此外,工作室教学、教研成果还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拍摄专题片、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全区各中小学校辐射、示范,引领全区课堂教学。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辐射全区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全体第一梯队成员的共识,同时制定了梯队建设的具体方法,要求梯队成员要对照自己的职责认真履行。每学年,工作室会根据考核目标,要求成员提交相关材料,接受考核。到目前为止,工作室第一梯队10名成员已发展4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教坛新秀,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

  (二)鼓励自我超越,着力培养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成员多为各学校青年骨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我们积极鼓励其参加不同层次的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学习机会、条件,使他们快速成长。在工作室第二梯队培养工程中,我们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台子、铺路子,营造青年教师间“比学赶帮”的氛围,创新培养方式,以考核带培训,以培训促成长。我们将课堂研究和专业知识考核作为考核内容,并将考核内容进行分解,每一项考核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二梯队的成长历程都是充盈智慧、润泽生命、涌动激情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接受考核的准备过程,紧紧围绕工作室管理方案,实行骨干教师帮带工程,而不以考核为最终目的。在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带头、引领及辐射作用。几年中,他们积累了更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成员中有老师参加南通市信息技术比赛或市级一等奖,有老师获得市级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发区教师的精神风貌,业务素质都不断地提升。至今为止,梯队培养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梯队成员中已有5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三)改善心智模式,精心培育子团队

  根据工作室的规划,每一位第一梯队的成员都必须组建自己的团队,团队组建的要求与第一梯队相同:一必须跨学科,二必须跨学校,三是每一团队至少5人。这样工作室第一梯队的10名成员在全区各学校组建了10个子团队,共59人。工作室对子团队的成员有发展规划,对团队负责人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从而使工作室向全区辐射有了发展之根。

  为了让这批年轻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我们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研究,重视开课前的“磨”课和开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每次开展的子团队研讨课,不但使上课人受益,也使听课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等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碰撞,形成了许多基于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共识,老师们得到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目前,师徒共同上课、共同评课、互批论文等等已成为开发区教育的一大特色。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名师工作室将和每位成员一起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发挥“太阳比灯照得远”的团队效应,最终形成工作室的集体成果和教师的个人成果,打造工作室群体的行动智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0.

  [2]郑其绪.柔性管理[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

  [3]燕校龙.高中化学新课程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