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16 10: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丹 点击次数:
3.言者对这一行为或动作表示不满或厌烦。
这三种语义互相交叉,在不同的情景环境下,这些语义体现的强弱程度可能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来不来”语义原型是某动作或情况在不合适的时间或未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是意外的,说话人已对往后情况的发生有所预期。
语义上“来不来”中“来”的含义与“越来越X”中的“来”含义相近,都表示“程度随时间发展”之义,含有“时间”意义,其用法与其他时间副词“现在”“目前”等相近,但又不完全等同。依据“来不来”句法分布及其语义内容,我们认为“来不来”是含有主观评量义的时频副词。屈承熹(2005)认为评量(evaluation)副词通常表达说话者的态度,所以他们都带有说话者的预设,有时候甚至于带有对听话者的某些想法的预设。“来不来”在句中出现时,后面一般是独立性强的小句或者其它复杂的句法形式,说话人不期望、不喜欢发生或违反常规的消极意义上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多数情况下是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含有“来不来”句子的特点。“VP”在本文中主要指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四、“来不来”的主观性
除“时间、频率”等基本意义外,“来不来”还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有“主观评价”义,人们经常用这个语言形式表达某件事或情况(多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出现的时间早于说话人的预期、违反了常规,表达说话人的不满、抱怨情绪。
“来不来”的主观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第一,“来不来”与表示时间的名词“现在”在意义、用法上最相近,一般可以用“现在”替换,但替换后语义上有差别:时间名词“现在”多用于陈述、表明时间,不含有预设信息和主观评价;“来不来”除了时间意义之外,还能够表达“过早”之义,包含小量条件的预设信息,蕴含有言者认为动作发出者不该如此的含义,表达说者的主观态度、带有说话人的主观评价。例如:
(16)a.这孩子现在就不听我的话了。
b.来不来她就开始不愿意学习了!
(17)a.这孩子来不来就不听我的话了。
b.现在她就不开始不愿意学习了。
例(16)a、(16)b只是客观陈述一件事情,主观化程度较低或没有,例(17)a、(17)b中“来不来”的主观性凸显,使整个句子都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
第二,“来不来”的主观性还体现在其语义感染力非常强。有“来不来”参与的构式,如“来不来(就/还)X”中“X”一般是违反常规的消极意义上的动作、行为或状况,但有时“X”可以是常规的行为。例如:
(18)他来不来还穿上名牌了。
(19)这人来不来就打瞌睡了。
“来不来”有明显的主观性,其语义感染力非常强,受“来不来”语义的影响,使得例(18)中“穿上名牌”和例(19)中的“打瞌睡”这种常规行为也变得不再正常,过于轻易、过早发生,以致违反言者的预期心理,引发言者的主观评论,言者使用“来不来”不再是重点说明时间,而是重在表达感情色彩。
“来不来”不仅有时间副词功能,同时还有预设信息的功能,可以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其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蕴含有言者认为动作发出者不该如此的含义。特别是在否定祈使句中,更能强烈地表达说话人“不满”或“厌烦”的情感。否定祈使句本身含有对某事或某行为的不满意义,进入否定祈使句的成分必然会受到这一句式内在意义的制约,成为否定句表达自身语义的一个手段。“来不来”和贬义的“VP”语义上互相感染,使以这种形式表达出来的句子的不满语气和主观色彩更为强烈,必要时可以有后续句作为支持,来进一步表达言者的感情。
在汉语里,时间副词已有相当的数量,就语言的经济性来说,“来不来”完全可以忽略甚至自动消亡。但实际情况是,“来不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来不来”具有的较强的主观性评价色彩意义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来不来”区别于其他时间副词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观评价]使“来不来”的语义更为丰富且不可替代。
五、“来不来”与“动不动”
在现代汉语中,“动不动”为表示中频意义的时频副词,含有“轻易”等预设意义,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释“动不动”为:“副,表示很容易产生某种行动或情况(多指不希望发生的),常跟“就”连用:~就感冒|~就发脾气。”例如:
(18)别动不动就举国暴怒。(韩寒)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解释“动不动”:表示极容易作出某种反应或行动,多用于不希望发生的事,如“他身体太弱,动不动就感冒。”“这孩子动不动就打人。”
我们考察语料发现,“来不来” 表示频率意义时相当于“动不动”,两者可替换使用,语义上表示极容易作出某种反应或行动,多用于不希望发生的事,一般用于否定祈使句,且一般与“就”连用,不用“还”。
(19)求好看的现代小说,都市或校园,正常点的,别来不来就带什么特异功能,我只想要正常人的。(百度搜索)
(20)张家界的马甲导游们,别来不来就拿唐山大地震说事儿啊。(百度搜索)
(21)求小自考文凭真假事实,帖子别来不来就删除。(百度搜索)
两者也有互补分布的情况。前文我们提到,“来不来”具有主观性,能承载言者强烈的主观评价、态度,比“动不动”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语义内容。当表达某种动作或者状态的发生时间早于说话人的心理预期时,一般用“来不来”。
东北方言极为丰富,表现力很强。同时,它又与普通话血肉相连,所以具有很大的通晓性和可接受性。我们不仅要关注东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相似性、关联性,更要关注东北方言表义的细腻性、丰富性。
参考文献:
[1]尹世超,梁晓玲.东北方言概念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