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
时间:2013-11-23 14:1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郝苏彤 谷君峰 点击次数:
摘要: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浩然之气"是他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简要概述了孟子"养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对其内容性质、修养方法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了大致讨论,最终回归中国哲学史,对其意义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孟子;浩然之气;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055-02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面对战国时代七雄割据争霸天下的动荡不安和道、墨两家激烈的学术竞争,在继承孔子和稷下黄老学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伦理道德气论思想--"浩然之气"说。孟子该观点的提出,既指明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德意识修养之路,也在中华文明史上树立了一个无比崇高的伟大精神目标,供炎黄子孙世代瞻仰效仿。
一、"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来源
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于"气"的思想,早在孟子的"浩然之气"说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国语·周语》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山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由此可见,关于"气"的论述最早当归为周代道统。继周代道统之后,《易传》中的阴阳二气感应说、与古代卜筮活动相关的望气占气说等观点都为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观点中的"气"尚且局限在自然之气的范围内,还未达到精神的层面。
真正为孟子"浩然之气"说提供主要理论思想依据的是孔子的"血气三戒"说和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
《论语·季氏》中记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有关"血气"的观点并不是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性质也应归为自然之气一类。但孔子针对于此观点阐发的通过人的理性去控制自然本性的思想,无疑为之加上了一层伦理道德的色彩,对孟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一向是学界公认的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直接来源。该学派著作《内业》有载:"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稷下黄老学派一向把"精气"作为构成道的质料,认为道生万物是通过获得精气来完成的。他们把人心比喻为"精舍",强调通过虚心、冷静、专一的方法,敬守勿失,而后鉴乎大清、视乎大明,方可至于神明[1]。由此,我们应该可以认为,稷下黄老学派对于"精气"的内容判断与修养方法和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十分接近的。
二、"浩然之气"思想的内容性质
(一)"浩然之气"的内容
孟子关于"浩然之气"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书中记载:"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形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由此可以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的内容是指人的道德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气象,无形又不可见。其内容要为"义与道"所支配,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修养才能达到"塞于天地之间"的程度与境界。
(二)"浩然之气的性质"
探寻"浩然之气"的性质,首先要反观其思想来源--孔子"血气三戒"说和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前文已指出,孔子的"血气"概念明显当归为物质属性的自然之气。相较之下,稷下黄老的"精气"概念虽显得抽象模糊,但若指明其为"质料"一类事物便也可推断。孟子本人"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描述,则能让我们断定"浩然之气"有其物质属性的层面。
若单纯把孟子的"浩然之气"归为物质属性的自然之气,以"主客二分"的观点来进行判断,无疑有明显的缺陷。中国哲学历来寻求天人合一与天人之际的独特目标。人与万物的交融绝不同于主体与客体的机械统一,不能将其局限于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关系[2]。
抛开"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可以看到孟子本人将"义"、"道"这些伦理道德层面的概念与其"浩然之气"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且也是他强调突出的重点。宋儒朱熹曾评价说:"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可见正是"浩然之气"的精神属性赋予了该思想独特的魅力,乃其精髓之所在。
所以,我们应把"浩然之气"视为一种以物质性的精气为基础修养而成的精神性的正义之气。
三、"浩然之气"思想的修养实践
与告子的性无善恶及荀子的性恶论不同,孟子仁政学说、王道理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善论,性善论的核心则是良知说。所谓良知,就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善性[3]。孟子将人的心性修养分为发现良知和扩充良知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进行也就是养"浩然之气"的过程。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