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14 10:1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杨德春 点击次数:
摘要:经过考证,《诗经》风、雅、颂产生的地域均不包括河北省。其原因为燕赵之诗多慷慨悲歌之气,不合《诗经》中正平和之要求,《诗经》不可能收录河北省之诗歌。
关键词《诗经》;地域;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I222.2
一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以十五‘国风’而言,就占有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像《诗经》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是不可能的。”[1]31游国恩等之论非常模糊——《诗经》产生的地域或包括河北省的全部或包括河北省的一部分。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诗经》)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2]64袁行霈将湖北北部单列出来,则河北全省都包括在《诗经》产生的地域之中。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作为大学教材,影响非常深远,如果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表述错误的地方,不仅误人子弟,而且贻害深远。既然如此,则《诗经》产生的地域是否包括河北省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
二
《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周颂》出于镐京,“二雅”乃王畿之乐(西周都镐京,东周都洛邑及其周围地区),至于“十五国风”,其名称大都标明了产生的地域;唯《豳风》和“二南”(《周南》《召南》)尚难确指。总之,《诗经》产生的地域甚广,大抵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延及当时的中国大部。
周南、召南之地望:郑玄《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徳教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大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敎自岐而行于南国也。”[3]10周南、召南之地望与河北省之地望完全不相干。
邶、鄘、卫之地望:郑玄《诗谱》:“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孔颖达《正义》:“以漳水自上党而过邺城之北,南距纣都百馀里耳,故知逾之。”[3]108由孔颖达《正义》所言漳水南距纣都百馀里可知,此漳水未入今河北省境,邺城在此漳水之南,则此漳水当为清漳水。《尚书·禹贡》:“至于衡漳。”孔颖达《正义》引郑玄亦云:“衡漳,漳水横流。”[4]135《汉书·地理志》:“长子,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5]1553此处引文标点有误,东至邺后应句读,即“东至邺,入清漳。”浊漳水源于上党郡长子县鹿谷山东流或横流至邺地,即与邺地擦边,此邺非为邺城,古代漳水之地理位置之所以争论不休即在于古今学者皆误以此邺为邺城。浊漳水东流或横流至邺地,即与邺地擦边,于此处清漳水流入浊漳水而非浊漳水流入清漳水,这也是古代漳水之地理位置之所以争论不休的一个主要原因,邺城在浊漳水之北。
夏传才《邶鄘卫辨》:“从朝歌而北谓之邶,指从故邶城向北逾衡、漳二水这一区域,这一点,自来无疑问。”[6]162首先,这一点,自来就有疑问,《尚书·禹贡》:“至于衡漳”孔安国传:“漳水横流入河。”孔颖达《正义》引郑玄亦云:“衡漳,漳水横流。”[4]135夏传才是无知还是睁眼说瞎话不得而知。其次,夏传才以衡漳之衡为衡水没有训诂学上之依据。再次,若衡漳之衡为衡水,衡水在漳水之北,则北逾衡漳之漳成了多余的废话,言北逾衡水即可,何须言北逾衡漳?可见,夏传才之高论根本不能成立。
夏传才《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
两千五百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中的一些优美的乐曲,动人的诗篇,就产生和飘荡在燕赵大地之上,成为我们民族的艺术宝藏,并且一代又一代激起不息的回响。从这些地方乐歌所反映的生活和文化内涵来看,燕赵确实也是周代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先进区域。多少琅琅书声,多少铁马金戈,多少慷慨悲歌![6]147
首先,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燕赵确实也是周代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先进区域。其次,周代没有铁,何来铁马?夏传才如此信口开河,其治学不能算严谨。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