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一次别离》叙事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
时间:2014-09-12 16:3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朱自然 唐科霞 点击次数:
摘要:一部只有50万美元投资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却成为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的“大赢家”,又一举擒获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本文试图从电影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巧设悬念的经典叙事模式和客观角度的人物描写等方面出发着重笔墨浅析电影《一次别离》叙事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进而阐述其所获成就在艺术上的体现。
关键词:伊朗电影;新现实主义;巧设悬念;客观角度
电影终结字幕滚动,我像电影中最后一个长镜头镜头里的纳德夫妇一样,呆坐了好一阵子。我在想,这么一部电影,如果不是因为奥斯卡和柏林电影节等国际各大奖项评委们的青睐,也许大多数观众并不会把目光聚焦在这样一部小成本家庭伦理的文艺范儿电影上,一部仅仅花费三十六万美金制作费却横扫43项国际大奖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这部电影首先被打上“伊朗”的政治标签,这是它无法摆脱的,也许导演法哈蒂从没有想过拍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电影,法哈蒂曾对记者这样讲:“你们想看社会问题?可以去看社会新闻嘛。”[1]正如我们无法摆脱电影的审查制度一样,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正如战争让女人走开,我们暂时让政治从电影中走开,只关注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
一、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曾经写道:“去生活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从而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2]在某种程度上,本片仿佛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灵魂的完美再现,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采用自然光效,用旁观者的视角贴近而不动声色地记录事件。全篇没有煽情的配乐,单凭扣人心弦的故事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没有绚丽的声画,由始至终的零配乐,仅在结尾纳德和西敏在法院长廊等候结果时片尾字幕滚动后才响起哀伤的钢琴曲,将观众带出充斥全片的紧张和焦虑,与主人公一起等待女儿如同判决般的选择。
新现实主义提倡的记录性则体现在影片的每一处,为追求真实效果,大部分拍摄均为手持摄影近距离跟拍。长镜头的多次运用准确而寓意丰富,忠于电影空间真实性和客观性,特别是开场长达约五分钟的长镜头纳德和西敏两人不断辩解,场景一动不动,简明扼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将夫妻两人的生活现状交待的很清楚,把人们带入普通的伊朗中产家庭的生活,让大家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其实这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影片最后的固定长镜头也十分出彩,纳德和西敏两人在走廊等待着孩子的决定,他们仿佛是静止的,而走廊里人来人往,预示着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纠结于类似的抉择中,艰难和痛苦可能发生在千千万万个伊朗家庭中。演员的表演张弛有力,有时甚至感觉不到是演员在表演,还有非职业演员的加入也为本片添彩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女儿特梅的11岁小女孩正是导演法哈蒂的自己的女儿。
二、巧设悬念的叙事模式
采用巧设悬念的经典叙事模式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首当其冲电影在一开始就设下了一个伏笔,就是他的片名,英文片名为《A Separation》,而大陆的译名则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直白翻译,凸显人物,在香港被译为“伊朗式分居”,果然很有“香港”气息,在台湾则被译为“分居风暴”,直接点题,从这三个白话的译名我们也大概知晓了电影的大概剧情,影片的开篇就是一次突发的矛盾,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纳德与西敏两人试图离婚但不成功,两人分居。这就使观众对俩人之间的矛盾和他们最终有无离婚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理。这个矛盾也是贯穿电影的一个悬念。结尾又留下了女儿最后会选择跟父还是母一起生活这一难题待观众解答。而另一个关键的悬念就是纳德和女佣瑞茨之间的矛盾,而女佣流产的真相,俩人和解与否,抽屉里的钱究竟是谁动的这些小悬念又串联起了这部电影的叙事,使得一部家庭伦理剧充满了福尔摩斯探案的紧张感和观赏感。
三、客观角度的人物描写
《一次别离》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导演法哈蒂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身上都设定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电影的发展就靠一个一个两难来推动,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在其中的冲突里每一个人的处境都是值得深思和同情的。男主角纳德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中产阶级男性形象,而在后续的一系列的事件中,他却多次挣扎了:相比之下,女主角西敏显得灵活通达,但她向往更好的生活,不安于现状,希望女儿在良好的环境成长。对于只有十一岁的女儿特梅来说,她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是留在伊朗和爸爸一起生活还是与母亲一起远走高飞。这些人物的塑造充满了朴素的人文关怀。正如《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3]
朴素的电影充斥着凌厉的剪辑,智慧的对白,坚实有力的戏剧冲突。导演用一种上帝视角叙述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这种完全中立的立场与故事本事很契合,片中没有所谓的正面人物,没有对任何一个角色完全的褒贬,每个人都最终暴露出了信仰道德界限之外的另一面。正如每个人都说了谎,而每个人都本性善良,都有自己想坚持想保护的底线。影片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唯美的画面,恰恰凭借一个简单的故事折射出丰富的内容,在瑞茨、纳德等人“罪”与“罚”的挣扎中引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度观众的思考,现代社会,人们只有坚守信仰才能通往真正的精神家园。
口碑票房反差大,这是文艺片一直存在着的票房和口碑的悖论。《一次别离》在商业片占据院线主流地位的情况下,看惯商业大片的观众对这种节奏缓慢故事平淡的影片恐怕很难亲近。毕竟对看惯了商业大片的观众而言,看《一次别离》这样一部电影更像一场挑战,而非纯粹的享受,它并非“第一眼就爱上”的电影,需要在闲暇时,一个人,一杯茶,一盏灯,慢慢品味,才能知其“好味”
参考文献
[1] 李洋.《一次别离》:小纠纷中的大社会[N].光明日报.2014年7月21日
[2]罗伯特·麦基.遇见罗伯特·麦基2011-2012:"好莱坞编剧教父"谈电影与剧本创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版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